[发明专利]一种水体净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397.4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德起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净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在陶瓷表面涂抹特殊釉料,经高温处理后,浸泡在高碳氮比的植物发酵液中制的水体净化材料。将其放入到水体中后,高碳氮比发酵液随水流不断释放在陶瓷周围,调节陶瓷附近水体碳氮比,促进陶瓷内部和水体中优质藻相、菌相以及陶瓷中优质乳酸菌活菌和环保菌株等均相的繁殖和占比,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净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涉及城市河道水体净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河道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河流通常指流经人类居住的城市段,受到城市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作为城市血脉的河流却肆意的被当作城市的排污渠道,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河流具有天然自净功能,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微生物氧化、物理化学作用,以及植物吸收等途径除去各类污染物。然而当城市河流受纳的污染物总量远远超出河流自身的环境容量,致使河流的纳污能力骤降,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破坏了河流原有的生态平衡,部分河流完全沦为臭水沟。
治理城市河流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3类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人工增氧、机械除藻和底泥疏浚等,但这些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污染物只得到了转移而并没有消除;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向河流投入大量化学药剂,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等促进磷的沉淀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因为化学药剂的投入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生物-生态法主要包括水生植物、生物膜、浮岛技术、河流专门化或修建净水湖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具有处理效果好、耗能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前期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体净化材料,以达到辅助城市河道逐渐恢复天然自净功能的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净化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植物发酵液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50~100份植物料粉碎后,加入10~20份糖、1~5份碳酸钙、1~5份碳酸镁、10~20份发酵剂和300~800份水,混合搅拌均匀,发酵至pH=4~5;
S2:釉料制备:按重量份数计,1~5份硫酸铁、1~5份氧化铁、1~10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纳米造孔剂、1~5份负离子粉、0.5~2份混合菌种、50~100份低熔点二氧化硅、1~2份聚乙二醇和30~50份水;
S3:陶瓷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S31:釉料处理:将釉料喷涂或涂抹在陶瓷表面,自然干燥;
S32:高温处理:用高温加热处理S31的陶瓷,冷却;
S33:将S32的陶瓷浸泡在所述植物发酵液中5~10h,自然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为球体或椭圆体,直径范围在10~50cm;
所述陶瓷也可以为微小粒子状。使用时,可将陶瓷放入带孔的容器中,如网兜、编织袋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的孔隙率在15%以上,优选为25~50%。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发酵液为高碳氮比发酵液。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料为玉米、红薯或木薯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料为植物胚芽和植物新芽相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胚芽与植物新芽的重量份比为1:5~10。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剂组分包括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蛋白酶、酿酒酵母、高效破壁酶、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酵母菌。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发酵液中还包括光合细菌;更优的,按质量份数计为0.5~10份。光合细菌繁殖释放能吸收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能处理硫化氢等,可分解有机碎屑,清爽水质,间接增加溶解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德起,未经孔德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00MPa级热轧盘螺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质滑轮绳系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