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膜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8201.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继耀;周荣生;黄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膜基板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彩膜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第一边界;彩膜基板还包括:衬底基板、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第一遮光层位于第二遮光层朝向衬底基板的一侧;透光层,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和至少一层第二透光层,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层叠设置于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之间;第一透光层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第二透光层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一边界之间的距离为D1,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界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1≠D2。本申请通过将透光层形成不连续的界面,使显示区产生的气泡向不连续的界面移动,减少进入显示区,避免显示区出现液晶气泡,改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彩膜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显示产品的普及,信息安全备受关注,在原有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引入指纹识别来保护个人显示产品的安全,指纹是人体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并可与他人相区别的不变特征,能够使显示面板识别第一无二的特征。
现有技术中,全面屏产品集成屏内指纹识别功能,通过在阵列基板一侧制作光敏感应器,在对应的光敏感应器上方构建合理的准直孔,限制光从手指反射至光敏感应器,由于脊和谷的反射差异,实现图像化识别,在此过程中,为了构架准直孔,需要将透光层厚度增加,由于透光层的厚度增加,在制程加热过程中材料会产生气泡,气泡到达显示区将会形成液晶气泡,影响显示效果。因此,亟需通过对彩膜基板,或者显示基板进行改进,克服显示面板产生液晶气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彩膜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将位于非显示区的透光层设置为不连续的界面,使显示区产生的气泡向不连续的界面移动,使进入显示区的气泡减少,减小液晶气泡对显示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彩膜基板,设置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远离显示区设置的第一边界;彩膜基板包括:衬底基板;
设置于衬底基板朝向彩膜基板出光面的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非显示区,第一遮光层位于第二遮光层朝向衬底基板的一侧;
透光层,透光层包括第一透光层和至少一层第二透光层,沿垂直于出光面的方向,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层叠设置于第一遮光层和第二遮光层之间;第一透光层和第二透光层在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覆盖显示区并至少部分延伸至非显示区;第一透光层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一边缘,第二透光层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一边界之间的距离为D1,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界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D1≠D2。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上述彩膜基板,以及围绕彩膜基板的第一区域,其中,彩膜基板通过切割掉第一区域形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彩膜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显示基板及显示面板,将位于非显示区的透光层设置为不连续的界面,在制程中,由显示区产生的气泡向非显示区中不连续的界面移动,能够有效减少进入显示区的气体分子,达到改善显示区液晶气泡的目的,进而有利于避免液晶气泡的存在对显示造成的影响,因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彩膜基板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8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