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量液体姜辣素的提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8905.0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花;唐宁;李哲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C07C45/78;C07C49/255;B02C13/18;B30B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袁泉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液体 姜辣素 提取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高含量液体姜辣素的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机架(1),所述第一机架(1)顶部嵌装有碎料箱(3),所述碎料箱(3)顶部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顶部设置有进料斗(5),所述碎料箱(3)与进料斗(5)之间设置有输料管(6),且通过输料管(6)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箱(3)内部设置有碎料机构,所述碎料箱(3)底部设置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一端设置有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一端设置有萃取机构(27),所述萃取机构(27)顶部设置有萃取剂供应机构(28);
所述碎料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固定安装在盖板(4)顶部中心位置,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外周面顶端固定设有横杆(9)以及外周面顶端固定设有螺旋叶(10),所述碎料箱(3)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环(11),所述第一圆环(11)内周面呈环形均匀分布有多个分料杆(12);
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有输料筒(15),所述输料筒(15)一端顶部以及另一端底部均开设有料口,所述碎料箱(3)与位于输料筒(15)顶部一端的料口相连通,所述输料筒(5)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端部贯穿并延伸至输料筒(15)内部,且传动连接有输料螺旋(17),所述输料筒(15)底部固定设有第二机架(18);
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有压料箱(21),所述压料箱(21)与输料筒(1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9),且压料箱(21)的一侧顶端与位于输料筒(15)底部的料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9)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0),所述压料箱(21)顶部安装有液压缸(22),所述液压缸(22)端部的活塞杆贯穿并延伸至压料箱(21)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压块(23),所述压料箱(21)内腔底部固定设有斜台(24),所述压料箱(21)一侧底端连通设有第一输送管(26),所述第一输送管(26)靠近压料箱(2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泵(25),所述压料箱(21)的其中一侧还设置有密封门;
所述萃取机构(27)包括有第三机架(271),所述第三机架(271)顶部嵌设有萃取罐(272),所述第一输送管(26)远离压料箱(21)的一端与萃取罐(272)顶部中心位置相连通,所述萃取罐(272)底部中心位置连通设有出料管(279),所述出料管(279)底端通过三通连接有第一支管(29)和第二支管(30),所述第一支管(29)以及第二支管(30)靠近出料管(279)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1),所述第二支管(30)上还安装有第二泵(32);
所述萃取剂供应机构(28)包括有CO2钢瓶、气体净化器、液体槽、油泵、预热器和净化器,且CO2钢瓶、气体净化器、液体槽、油泵、预热器和净化器依次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净化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送管(281),所述第二输送管(281)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管(26)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30)远离萃取罐(272)的一端与净化器相连通,所述净化器与液体槽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且二者通过回流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量液体姜辣素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6)包括有竖管和斜管,所述斜管设置在竖管顶部,且斜管远离竖管的一端与进料斗(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量液体姜辣素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设置有多组,每组设置有多个,且每组多个所述横杆(9)呈环形均匀分布在转杆(8)的外周面,多组所述横杆(9)自上而下长度依次减小,所述螺旋叶(10)的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量液体姜辣素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杆(12)两侧均设置有多组挡杆(13),每组两个,且多个挡杆(13)呈上下错位设置,所述挡杆(13)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档条(14),相邻两个挡杆(13)上的档条(14)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含量液体姜辣素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9)沿转杆(8)转动方向的一侧以及挡杆(13)和档条(14)的顶端面均呈锥形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89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