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智能共享压力舱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9857.7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计良;张健;姜天胜;晁慧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新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6Q10/06;G06Q30/06;G07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智能 共享 压力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智能共享压力舱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微增压共享氧舱和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增压氧舱包括过渡舱、增压舱、设备柜、人数监控系统、自动环境监控系统、制氧系统、手动环境监控系统和舱内电控系统,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定位系统、自助扫码支付系统和商户后台管理系统。通过模块化和高集成度,使微增压共享氧舱体积小巧并具有丰富的功能,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监控,实现远程一键启停、洗舱操作,自动报警并处理警情,无需人员现场运营维护。并且针对非特定用户,能实现自动运行,一键启停、洗舱操作。因此特别适于在酒店、机场和旅游景点等使用空间较小、数量较多的场景中应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共享的高原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载于公共场所、无人化管理、缓解高原反应的智能共享压力舱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西藏地区各个行业的进步尤其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的现状,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缓解高原反应的设备,例如增压氧舱。目前,此种形式的舱体总体重量偏高、体积过大、操作复杂且功能单一,不能远程监控,无法满足不同环境的由不特定用户权限自行简便使用的需求。尤其在酒店、机场和旅游景点使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数量较多不能一一现场人员值守,只能由非特定用户自行操作的情况下,此类设备的使用性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了一种可移动智能共享压力舱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以克服现有的在使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针对由不特定用户自行操作的缓解高原反应的设备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总体重量偏高、体积过大;
2、操作复杂且功能单一,不能远程监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智能共享压力舱系统,
包括至少一个微增压共享氧舱和后台信息管理系统;
所述微增压共享氧舱包括:
过渡舱,用于用户进入增压舱前的过渡阶段和安装部分的设备,与增压舱相连;所述过渡阶段包括人数监测,扫码支付;所述安装部分的设备包括人数监测终端、扫码支付码、电控柜、消防装置、消防开关;
增压舱,主要用于实现增压增氧功能以供用户使用,并实现包括娱乐、一键启停、应急泄压、消防报警并开启过渡舱电动密封舱门和增压舱电动密封舱门在内的功能;
设备柜,用于安装增压装置、制氧系统的制氧机和制氧终端、以及空调外机,置于增压舱或过渡舱外;
人数监控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实现增压舱内人数监测,然后与扫码支付相结合以实现按人数支付费用的功能;
自动环境监控系统,用于控制压力舱内压力,监测并控制舱内空气成分,自动消防报警,在消防报警或不能控制舱内压力或控制舱内空气成分时自动紧急关闭微增压共享氧舱,并紧急减压然后开启过渡舱电动密封舱门和增压舱电动密封舱门;
制氧系统,用于氧气发生并供应用户使用;
手动环境监控系统;用于实现用户手动和远程监控人员远程手动实现一键洗舱、一键启停、应急减压、消防响应和消防报警功能;
舱内电控系统,用于对各用电设备的供电和控制;
通讯系统的舱内端,用于与远程监控实现双向通讯。
所述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远程监控系统,用于远程监控各微增压共享氧舱地理位置、舱内环境和远程启停使用功能,舱内实现双向通讯,以及接收自助扫码支付系统信息以据此远程启停使用功能;
远程定位系统,用于定位各微增压共享氧舱地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新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新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