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119.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炜;黄力强;郑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24;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固定的若干个导电端子及金属架,绝缘本体包括底壁、由底壁沿板对板连接器横向两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侧壁及由底壁沿板对板连接器纵向两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端壁,底壁、两个侧壁及两个端壁共同界定形成开口向上的对接腔体,对接腔体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金属架设有顶面部、侧面部及弹性壁部,顶面部覆盖或嵌入端壁的至少部分上表面,侧面部对应覆盖或嵌入侧壁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弹性臂部由对应侧面部进一步延伸形成,弹性臂部至少部分凸伸至对接腔体内并形成接触部,金属架的弹性臂部具有更好的弹性效果,而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结构稳定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Board to Board Connector,简称BTB)是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接插件,其作用是实现电子设备的主板与各模组(例如显示模组,触摸模组,摄像头模组等)之间的机械及电气上的互连。板对板连接器通常由插头与插座两个部分组成,所述插头与插座均由塑胶体和固持于塑胶体上的导电端子及组成,塑胶体主要起绝缘和定位导电端子的作用,导电端子主要作用是导通。通常情况下,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还会增加保护支架以提升自身强度;并且插座的保护支架具有用以过大电流的弹片,同时插座在其绝缘本体的侧壁上形成让位空间,以容纳保护支架的弹片。然而由于插座的绝缘本体高度有限,使得弹片的力臂较短,即弹片的降服量过大,插座在插拔后弹片的力量衰减明显,从而使板对板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差。
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新设计形态,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板对板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固定的若干个导电端子及金属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壁、由所述底壁沿板对板连接器横向两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侧壁及由底壁沿板对板连接器纵向两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个端壁,所述底壁、两个侧壁及两个端壁共同界定形成开口向上的对接腔体,所述对接腔体供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金属架设有顶面部、侧面部及弹性壁部,所述顶面部覆盖或嵌入端壁的至少部分上表面,所述侧面部对应覆盖或嵌入侧壁的至少部分外表面,所述弹性臂部由对应侧面部进一步延伸形成,弹性臂部至少部分凸伸至对接腔体内并形成接触部,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对接腔体时,所述接触部能够实现沿对接连接器插拔方向的位移,同时能够实现沿板对板连接器横向方向的位移。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部包括连接段及弹性变形段,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弹性变形段,所述连接段将所述弹性变形段与对应侧面部连接,所述连接段能够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弹性变形。
进一步,所述弹性变形段沿对接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弹性变形段的端部位置形成有让位孔,所述弹性变形段的端部凸伸至所述让位孔内。
进一步,各所述侧壁形成有内侧面,两个所述侧壁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对接腔体,各所述侧壁对应所述弹性变形段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让位槽,所述弹性变形段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对接腔体沿板对板连接器的横向方向连通,且由所述内侧面所在平面划分开,所述让位槽与通孔沿着板对板连接器的上下方向连通设置。
进一步,所述顶面部包括有一体连接的顶面侧部,所述顶面侧部对应覆盖或嵌入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端壁位置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段由所述侧面部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缘折弯延伸形成,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顶面侧部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金属架还包括由所述顶面部向着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折弯延伸形成的端面部,所述端面部对应覆盖或嵌入所述端壁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侧面部由所述端面部沿板对板连接器纵向方向折弯延伸形成,所述侧面部与所述顶面侧部至少部分未一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供电智能米机
- 下一篇:微生物灌浆加固圆柱试样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