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121.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邝华春;阳茜;韦鸿梅;潘伟;覃正华;陈新良;龙语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梁柱 节点 夹角 柱脚处 软钢 阻尼 | ||
本发明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包括底座,第一、二弹性板,第一、二连接盘,第一、二加强螺栓,强力缓冲柱、固定板、安装套筒。第一第二弹性板呈U形结构,第一弹性板的U形开口分别朝内且两块一组相对设置呈十字结构,第一连接盘设置在第一弹性板内侧下端,第二弹性板分别U形开口朝内设置在第一弹性板内,第一加强螺栓将第一弹性板、第一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第二连接盘设置在第一弹性板内侧上端,第二加强螺栓将第一弹性板、第二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强力缓冲柱设置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之间,固定板同时与第一弹性板及第二连接盘上方连接,安装套筒与固定板上表面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抗震与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
背景技术
软钢阻尼器是靠金属本身的屈服耗散能量,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塑性变形前软钢阻尼器先进入屈服,并在塑性阶段呈现出良好的滞回特性,以耗散大部分的地震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的目的。因此,作为软钢阻尼器其屈服荷载应较低,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低屈服点钢材所特有的材性,非常适介于制作软钢阻尼器。因此,低屈服点钢材自投放市场以来即刻受到抗震工作者的关注,用其制作各种形式的软钢阻尼器,并收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用低屈服点钢材可制作钢板屈服阻尼器、钢板减震墙、耗能支撑等。其中,钢板屈服阻尼器的构选简单,使用方便,它是用极低屈服点钢制作薄板,在共周边加设相当于翼缘的边框,两者之间焊接而成。
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软钢阻尼器忽略了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的夹角处和柱脚处的抗震减震问题,其梁柱节点的抗震减震问题,严重影响框架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其形变耗能大且方便与柱脚或梁柱节点进行固定,能大幅度增加框架结构的抗震缓冲性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木工程中梁柱节点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包括底座、第一弹性板、第一连接盘、第一加强螺栓、第二弹性板、第二连接盘、第二加强螺栓、强力缓冲柱、固定板、安装套筒,底座上设有安装孔,第一弹性板呈U形结构,第一弹性板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连接臂Ⅰ和下连接臂Ⅰ,及连接在上连接臂Ⅰ与下连接臂Ⅰ之间的弧形连接臂Ⅰ,底座上设置有四块第一弹性板,第一弹性板的U形开口分别朝内且两块一组相对设置呈十字结构,每块第一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Ⅰ与底座相互铆接,第一连接盘是一块圆形板,第一连接盘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内侧靠下端位置且局部抵在四块第一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Ⅰ上表面,第二弹性板也呈U形结构,第二弹性板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连接臂Ⅱ和下连接臂Ⅱ,及连接在上连接臂Ⅱ与下连接臂Ⅱ之间的弧形连接臂Ⅱ,四块第二弹性板分别U形开口朝内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内,第二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Ⅱ内侧下表面与第一连接盘上表面相抵,第一加强螺栓贯穿第一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Ⅰ、第一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的下连接臂Ⅱ将第一弹性板、第一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第二连接盘包括圆环形第一连接部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中并突出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部设有贯穿的连接孔,第二连接盘设置在四块第一弹性板内侧靠上端位置且第二连接盘的第一连接部夹在第一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Ⅰ下表面与第二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Ⅱ上表面之间,第二加强螺栓贯穿第一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Ⅰ、第二连接盘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Ⅱ将第一弹性板、第二连接盘及第二弹性板连为一体,强力缓冲柱设置第二弹性板内侧的第一连接盘上表面与第二连接盘下表面之间,固定板同时连接在第一弹性板的上连接臂Ⅰ及第二连接盘的第二连接部上方,安装套筒与固定板上表面连接,安装套筒内部设有插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弹性板内侧表面和第二弹性板外侧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且第一缓冲空间呈U形,所述第二弹性板内侧表面内侧形成第二缓冲空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缓冲空间内部设有弹力球,弹力球嵌合在第二缓冲空间内并可在第二缓冲空间内滚动,所述弹力球是高强度橡胶材质制成的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浇铸高粘度金属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充电电源及包括该充电电源的拾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