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书本生产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0295.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优凯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C9/00 | 分类号: | B42C9/00;B4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321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书本 生产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是一种书本生产成型工艺,其中书芯合成工序由电控箱、电控滑轨、压合机构、分页机构、上胶机构、预胶合机构、胶合机构配合完成相应的处理操作,其中分页机构、上胶机构,使得书芯底端能存在较多的缝隙,进而使得书芯在涂胶过程中上胶机构能对书芯内部纸张侧壁进行涂胶,使得设备在不使用铣刀铣削书脊的情况下就能提高对书芯的涂胶效果,减少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使得胶水不受污染,预胶合机构,进一步提高了书芯的涂胶效果,同时能使得书芯侧壁上的胶水更加均匀,提高对书封的胶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是一种书本生产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书籍印刷是用纸张及各种装帧材料、印装工艺将书籍设计物化成为具有物质形态的书籍的过程。书籍印刷主要采用平板印刷方式,平版印刷的印版图文部分与空包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先由供水装置向印版的空白部分供水,然后由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利用水墨不相溶原理,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再利用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通过橡皮布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书籍的整体设计及最终的形态、效果、质量,必须依赖于纸张材料印前裁剪、制版、印后加工、装订成型等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胶装工序中,往往是采用铣削书脊的方式,提高书芯在上胶过程中的效果,而这样的操作会使得设备产生很大的噪音,且在铣削过程中产生到纸屑会污染胶水,存在较大的缺陷,存在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本生产成型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书本生产成型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S1.对相应材料的纸张进行裁剪,在切纸机中进行作业;
S2.对书本内容和书封进行制版;
S3.书页印刷:利用步骤S2中制成的印版将书本内容和书封印刷到S1制成的相应材料的纸张上;
S4.配页工序:将S3中打印好的纸张按页码组成散页的书芯;
S5.书芯合成工序:包括在书芯底部以及书芯内部涂底胶且和在书面靠近书脊的位置涂侧胶,书芯成型,由压合机构将S4中组成的散页书芯压紧,由分页机构进行分页,并在上胶机构中进行涂胶处理;
S6.在封面上折成与书芯底部适配的胶合面:在S3中形成封面的中心处折出两道折痕,两道折痕之间的部分书封面为和书芯底部胶合的胶合面;
S7.封面与书芯胶装套合:通过S5中形成的书芯的底部上胶体,并通过预胶合机构使得书芯侧面均匀涂覆上胶体,在胶合机构中使书芯与S6中形成的胶合面进行粘合;
S8.书本裁切:将胶装后的书本进行压平和三面裁切,以得到成品的书本;
上述工艺流程S5-S8中的作业工序需由电控箱、电控滑轨、压合机构、分页机构、上胶机构、预胶合机构、胶合机构配合完成相应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分别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电控滑轨内侧上的滑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动固定座内部的执行液压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执行液压缸输出端的压合板、开设在所述电控箱上表面一端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位于所述压合板的下方;
所述分页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控箱上端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一端的第一安装槽、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内部的第一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第一转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连接辊、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控箱内部的第二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输出端的第二连接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辊上的第一分页转轮、固定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辊上的第二分页转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优凯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优凯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