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385.7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仲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3/10;C08L91/06;C08K13/02;C08K3/22;C08K5/42;C08G63/685;C08G63/85;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绩 |
地址: | 31245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环保 塑料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疏水复合聚乳酸75‑80份、复合阻燃剂4‑6份、液体石蜡12‑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份、纳米二氧化钛1‑2份、抗氧剂2‑3份、增塑剂4‑5份。本发明通过半皂化油脂接枝丝氨酸,同时将制备的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聚合,制备的疏水复合聚乳酸中主链由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连接,支链为半皂化油脂,使得细菌在作用时同时对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和半皂化油脂进行作用,同时由于丝氨酸能够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必需的营养,使得细菌能够快速进行繁殖并实现对丝氨酸的分解,使得丝氨酸与L‑乳酸聚合得到的塑料薄膜与传统的直接用L‑乳酸聚合的塑料薄膜相比降解速率更快,在30天即可实现完全降解。
本申请是如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2018109621725,申请日:2018-08-22,发明名称: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塑料制备领域,涉及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被广泛应用于温室大棚、包装袋等领域,为了实现塑料薄膜的高韧性和耐用性,现有的塑料薄膜通常是用聚乙烯材料制备,聚乙烯塑料的降解非常困难,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为了实现可降解能力,研制了聚乳酸制备的塑料,通过细菌的作用可以将聚乳酸制备的塑料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实现塑料薄膜的降解能力,但是降解速率较慢,并且直接用聚乳酸直接的塑料薄膜为了实现其疏水和阻燃能力,直接在其中添加阻燃剂和疏水剂,但是由于聚乳酸的分散能力较低,使得添加阻燃剂和疏水剂在聚乳酸中分散不均匀,造成制备的塑料薄膜不同位置的疏水能力和阻燃能力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半皂化油脂接枝丝氨酸,同时将制备的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聚合,制备的疏水复合聚乳酸中主链由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连接,支链为半皂化油脂,使得细菌在作用时同时对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和半皂化油脂进行作用,同时由于丝氨酸能够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必需的营养,使得细菌能够快速进行繁殖并实现对丝氨酸的分解,使得丝氨酸与L-乳酸聚合得到的塑料薄膜与传统的直接用L-乳酸聚合的塑料薄膜相比降解速率更快,在30天即可实现完全降解,解决了现有的聚乳酸塑料薄膜降解速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半皂化油脂接枝丝氨酸,同时将制备的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聚合,制备的疏水复合聚乳酸基体中含有半皂化油脂,具有较高的疏水能力,进而使得制备的塑料薄膜疏水性能分散均匀,解决了现有的塑料薄膜直接通过添加疏水剂,由于聚乳酸的分散性能差,使得疏水剂在聚乳酸中分散不均匀,造成制备的塑料薄膜不同位置的疏水能力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经过接枝植物油的疏水丝氨酸与L-乳酸聚合后,由于聚合物本身含有半皂化油脂基团,使得聚合物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分散能力,当阻燃剂加入聚合物中时,聚合物直接将阻燃剂进行分散,使得制备的塑料薄膜的阻燃性能均匀,解决了现有的塑料薄膜直接通过添加阻燃剂,由于聚乳酸的分散性能差,使得阻燃剂在聚乳酸中分散不均匀,造成制备的塑料薄膜不同位置的阻燃性能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降解环保塑料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疏水复合聚乳酸75-80份、复合阻燃剂4-6份、液体石蜡12-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3份、纳米二氧化钛1-2份、抗氧剂2-3份、增塑剂4-5份;
疏水复合聚乳酸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将一定量的丝氨酸加入二甲亚砜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三乙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三甲基氯硅烷,常温下搅拌反应25-27h,得到三甲基硅烷醚化合物溶液,具体反应结构式如下,通过加入三甲基氯硅烷可以对丝氨酸中的羟基进行保护;其中每克丝氨酸中加入三甲基氯硅烷1.06-1.12g,同时每克丝氨酸中加入三乙胺3.1-3.4mL,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0.38-0.39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仲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仲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