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频信号处理装置及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562.1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母国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母国标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H04L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频 信号 处理 装置 通信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中频信号处理装置及通信系统,中频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室内单元、模拟中频信号传输介质和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包括发送端多载波模拟中频发送接口模块、接收端多载波模拟中频接收接口模块,室外单元包括发送端多载波模拟中频接收接口模块、发送通道多载波变频聚合模块、接收通道多载波变频分离模块、接收端多载波模拟中频发送接口模块。本申请可以实现将数字中频信号传输到室外单元进行中频信号处理,促使室外单元实现根据收发通道和空口信道的变化快速响应,提升系统性能;并且,可以实现在单个中频信号处理装置进行任意带宽、任意频点多个载波信号聚合与分离的收发处理,灵活性高,可聚合频谱范围广,降低了设备和工程投入。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微波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频信号处理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使用波长在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该波长段电磁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MHz(0.3GHz)~300GHz。微波通信具有可用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伤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通信方式。传统分体式微波通信通过中频电缆用于连接IDU(室内单元)设备和ODU(室外单元)设备。IDU将基带处理单元、数字中频处理单元、模拟中频调制单元集中在一块PCB板或单个设备中实现,ODU只完成射频链路的上下变频、发送和接收信号功率放大功能,而中频电缆完成IDU和ODU之间中频模拟信号的收发传输。
由于中频模拟滤波器抑制能力有限,中频电缆中使用的接收频点过低,收发频点间隔很窄如接收信号的频点为140MHz,发射信号的频点为350MHz,因此无法支持120M以上带宽信号的收发,更无法实现多个载波信号聚合后的宽带信号如224M信号的收发,因此无法支持5G微波应用的容量需求;由于数字中频处理单元在铁塔下的IDU中,ODU中没有针对发送通道特性的通道校正数字中频处理如数字预失真、IQ不平衡校正,因此无法支持高效功放和最简的零中频架构,导致ODU设备发功低、功耗大、成本高;并且,由于单微波链路收发通道带宽窄,不支持多载波聚合,因此大容量传输需要多条独立微波链路设备堆叠绑定为一条链路使用,导致设备投资成本高、功耗高、工程安装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分体式微波通信中,中频模拟滤波器抑制能力有限,中频电缆接收频点过低,收发频点间隔很窄无法支持120M以上带宽信号的收发,无法实现多个载波信号聚合后的宽带信号的收发导致无法支持5G微波应用的容量需求;以及,由于单个收发通道带宽窄,不支持多载波聚合收发,大容量传输需要多条独立微波链路设备堆叠后绑定为一条链路使用,设备投资成本高、功耗高、工程安装难度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频信号处理装置及通信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频信号处理装置,包括:
室内单元、模拟中频信号传输介质和室外单元;
所述室内单元包括发送端多载波模拟中频发送接口模块、接收端多载波模拟中频接收接口模块;
所述室外单元包括发送端多载波模拟中频接收接口模块、发送通道多载波变频聚合模块、接收通道多载波变频分离模块、接收端多载波模拟中频发送接口模块;
所述室内单元中的发送端多载波模拟中频发送接口模块将待发送的多个通道的发送数字载波信号进行频率变换、载波聚合与数模转换得到一路发送多载波模拟中频信号;所一路发送多载波模拟中频信号通过所述模拟中频信号传输介质发送至所述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中的发送端多载波模拟中频接收接口模块将一路发送多载波模拟中频信号恢复为多个通道的发送数字载波信号;所述室外单元中的发送通道多载波变频聚合模块将所述多个通道的发送数字载波信号上变频聚合为一路发送多载波数字中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母国标,未经母国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