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粒方铅矿的组合铅抑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0619.8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魏茜;焦芬;覃文庆;杨聪仁;刘维;韩俊伟;董留洋;崔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18;B03D101/06;B03D101/02;B03D101/04;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方铅矿 组合 抑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细粒级方铅矿的组合铅抑制剂及其应用,其活性组分包括有聚马来酸、水玻璃和羧乙基纤维素,三者加入的质量比为(1~6):(2~5):(0.25~2)。本发明将由有机抑制剂聚马来酸和羧乙基纤维素和无机抑制剂水玻璃按一定质量比组合,可以通过药剂间的协同作用,不仅药剂用量较单独使用时降低,抑制性能也显著增强。该组合抑制剂能高效地选择性抑制粗中粒级方铅矿,对微细粒方铅矿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基本不影响黄铜矿的浮选,达到了选择性分离的目的。本发明的组合抑制剂是由水溶性的小分子羧酸、高分子有机物CEC与常规抑制剂组合使用,药剂配制简单,工业上易实施,同时HPMA还是优良的水处理剂,能络合选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大大降低废水回用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细粒方铅矿的组合铅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由于矿石性质复杂,有用矿物致密共生,因此处理此类型矿石必须根据原矿性质选择复杂的选矿工艺流程。选矿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优先浮选工艺、部分混合浮选工艺、铜铅锌混合浮选工艺等。由于黄铜矿与方铅矿具有极其相似的可浮性,铜铅混合浮选后铜铅分离工艺使用最广泛,该工艺可以在粗磨条件下,混浮获得铜铅混合精矿后再进行铜铅分离,尾矿再选锌和硫。在铜铅混合精矿分选过程中,根据“抑多浮少”原则,抑铅浮铜是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最主要的方法,因此,影响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浮选分离的主要因素是两种矿物的高效解离和方铅矿的选择性抑制。
一般而言,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一段磨矿后,部分铜铅矿物解离不完全,不利于铜铅分离,精矿中金属互含往往偏高。因此,在铜铅分离前往往需将铜铅混合精矿再磨后进行铜铅分离。由于黄铜矿和方铅矿具有极其相近的自诱导和捕收剂诱导浮选特性,导致铜铅分离的难度大。且方铅矿硬度低、脆性好、三相解理发育,方铅矿可在较低的再磨细度时即可大部分碎至-19μm,微细粒方铅矿的可浮性会发生变化,并导致矿浆流变性质的变化,对铜铅分离不利。对于方铅矿的抑制,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传统铅抑制剂存在一定的局限,目前国内主流铅抑制剂大多为重铬酸钾、亚硫酸盐类、多糖类、腐植酸盐类等,该类传统抑制剂对微细粒(-19μm)方铅矿完全没有抑制效果。因此,铜铅分离不彻底,症结在于微细粒方铅矿难抑制,导致精矿中金属互含高。
针对铜铅分离不彻底的症结,筛选高效组合铅抑制剂,加强微细粒方铅矿的抑制,对实现铅锌硫化矿高效深度浮选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绿色、经济环保的微细粒方铅矿的组合铅抑制剂及其应用,用于解决铜铅浮选分离体系中微细粒铅抑制不彻底,铜精矿产品中铅含量高,药剂用量大,铅回收率低的难题。
本发明这种微细粒级方铅矿的组合铅抑制剂,活性组分包括有聚马来酸(HPMA)、水玻璃(SSL)和羧乙基纤维素(CEC),三者加入的质量比为(1~6):(2~15):(0.25~2)。
所述的组合抑制剂是活性成分的水溶液的组合,其中,聚马来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水玻璃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和羧乙基纤维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25~0.5%;3种水溶液加入矿浆中的质量比为:聚马来酸水溶液:水玻璃水溶液:羧乙基纤维素水溶液=(3~1):(3~1):(4~1)。
所述的聚马来酸HPMA为一种小分子聚羧酸,分子量为400~800;羧乙基纤维素的分子量8~10万,取代度0.8~0.9;水玻璃的模数为2.5~3.0。
根据上述的微细粒方铅矿的组合铅抑制剂在浮选含铅硫化矿中的应用。
一种微细粒方铅矿的组合铅抑制剂在浮选含铅硫化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矿破碎后进行湿式球磨,得到矿浆,然后将矿浆进行铜铅混合浮选得到铜铅混合精矿;
2)将步骤1)中的铜铅混合精矿进行再磨,得到再磨后的铜铅混合精矿,然后向混合精矿中加入活性炭、组合抑制剂、捕收剂、起泡剂进行浮选,得到铜精矿和铅精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