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支护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688.9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郭东明;李杨;苏洪;岳中文;李清;杨国梁;王雁冰;张海波;张彩翔;郝立斌;张雅瑶;邓娅杰;唐福新;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06;E21D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苑朝阳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支护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支护平台,包括变幅后座、上变幅臂、下变幅臂、变幅油缸、变幅前座、支护安装座、支护装置和前防护;其中主支护架与变幅前座上的球铰组件连接,而辅助支护架则通过螺旋转动机构与主支护架连接。采用球铰结构能保证主支护平台与不规则的巷道顶部接触良好,不至于因局部受力而导致支护架变形损坏及支护效果不好。辅助支护平台则通过调整螺旋转动机构使得支护架与巷道顶部接触良好,通过翻转油缸的伸缩保证前防护与迎头面接触,这样不但可以护住巷道顶部,也可以护住巷道迎头,这种组合式支护平台,可根据巷道断面大小做成单组、二组或多组结构,能适应拱形、梯形或斜顶等多种断面的巷道,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支护平台。
背景技术
在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巷道掘进时所采用的支护方式通常为锚杆支护。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如果空顶距离大且空顶时间过长,就容易发生巷道坍塌的安全事故。
现行的巷道掘进时所采用的支护装置或设备主要有:临时支护(操作方法是:当巷道掘进达到允许的最大空顶距离时,就及时安装临时支护护住巷道顶部,随着巷道的继续向前掘进,临时支护也要同步前移)、自行或非自行的独立支护机构(这种支护机构结构复杂,占用巷道空间也大,移动缓慢,拆装困难),无论是临时超前支护还是独立的支护机构,虽然能起到临时支护作用,但拆装繁索,导致巷道掘进效率不高。
另外还有掘锚一体机和带有支护机构的钻装一体机或锚杆钻机等,这类设备虽然也带有支护机构,但其支护范围都比较小,也不能对巷道迎头进行支护。而对于迎头面,特别是炮采巷道,由于钻孔深度有误差、炸药量有误差、爆破时间有先后、煤岩或岩石硬度不均匀等,再加上爆破时震动非常大,所以爆破后就必然存在迎头面不平整,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岩石被震松了,但却没有脱落下来,如果再次受到震动影响就很可能掉落下来,这种情况会对施工设备造成损坏,对施工人员也是安全隐患。从目前情况来看,巷道迎头支护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矿的高度重视。
因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支护平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支护平台,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球铰结构能保证主支护平台与不规则的巷道顶部接触良好,不至于因局部受力而导致支护架变形损坏及支护效果不好。辅助支护平台则通过调整螺旋转动机构使得支护架与巷道顶部接触良好,迎头则通过前翻转油缸的伸缩保证前支护与迎头面接触,这样不但可以护住巷道顶部,也可以护住巷道迎头,进而实现对巷道更好的支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支护平台,包括变幅后座、上变幅臂、下变幅臂、变幅油缸、变幅前座、支护安装座、支护装置和前防护;所述变幅后座固定在主机安装座上,所述上变幅臂的尾端与所述变幅后座的顶部铰接,所述上变幅臂的首端与所述变幅前座的顶部铰接,所述下变幅臂的尾端与所述变幅后座的底部铰接,所述下变幅臂的首端与所述变幅前座的底部铰接,所述变幅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变幅后座的底部铰接,所述变幅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变幅臂的首端铰接;所述支护安装座置于所述变幅前座的首端,所述支护安装座上装有球铰组件,所述支护装置包括主支护架和辅助支护架,所述主支护架通过所述球铰组件铰接于所述支护安装座的顶部,所述辅助支护架通过螺旋转动机构与所述主支护架连接,所述主支护架和所述辅助支护架的首端铰接有所述前防护,所述前防护与所述主支护架和所述辅助支护架之间均通过翻转油缸连接,一个所述翻转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护和所述主支护架铰接,另一个所述翻转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护和所述辅助支护架铰接。
优选地,所述上变幅臂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尾端均通过销轴与所述变幅后座铰接,两个所述连杆的首端均通过销轴与所述变幅前座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蓝翔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