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屈强比超高强高韧耐压壳体用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0788.1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其斌;阚立烨;王昭东;王庆海;周成;王益民;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1D8/02;C21D1/1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强 高强 耐压 壳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屈强比超高强高韧耐压壳体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冶炼
按照化学成分:0.05~0.10%C、0.15~0.35%Si、0.60~1.00%Mn、0.10~0.50%Cu、0.10~1.00%Mo、0.40~0.70%Cr、0.05~0.15%V、5.00~10.00%Ni,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进行冶炼,获得铸坯;
步骤2,热轧
将步骤1得到的铸坯置于1150~1220℃进行保温,然后进行热轧;热轧采用两阶段轧制工艺,第一阶段轧制温度1150~1000℃,压下率≥50%,第二阶段轧制温度900℃~750℃,压下率≥50%,终轧厚度为5~80mm;热轧后的高温钢板空冷至室温;
步骤3,热处理
将步骤2热轧后的钢板样品加热至790~810℃并保温20~40min,水淬至室温;随后再次加热至650℃~690℃,保温20~40min,水淬至室温;最后在590℃~610℃回火50~70min。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低屈强比超高强高韧耐压壳体用钢,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次淬火热处理,最终获得包含回火马氏体、临界铁素体、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屈强比超高强高韧耐压壳体用钢,其特征在于,其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屈强比超高强高韧耐压壳体用钢,其特征在于,屈服强度Rp0.2≥890MPa;抗拉强度Rm≥1050MPa;断后延伸率≥15%;屈强比≤0.9,具有优异的强塑性匹配,而且-84℃冲击功≥200J;-196℃冲击功≥84J。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屈强比超高强高韧耐压壳体用钢,其特征在于,屈服强度Rp0.2达910~950MPa,-84℃冲击功达210~230J,-196℃冲击功达85~100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7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森林公园监控用星型拓扑结构氢能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绿豆制品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