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基因修饰的CD96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792.8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屠志刚;刘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莱森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705;C12N15/70;C12N5/20;C07K16/28;G01N33/6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陈佳佳 |
地址: | 212004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修饰 cd96 蛋白 及其 单克隆抗体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基因修饰的CD96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本发明利用FAT10对CD96进行了修饰,得到优化后的FAT10‑CD96蛋白,并利用此蛋白免疫制备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本发明的抗CD96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高,可大量生产的特点,所得抗体的效价达到1×105以上。能够特异性的结合CD96蛋白,可用于细胞的免疫学检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可能对进一步开发以CD96为靶点的生物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基因修饰的CD96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LSCs)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凶险、控制难、易复发、预后差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等特征,形势严峻。目前用于AML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明显的副作用,且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5年生存率或完全缓解率。近年来,随着对AML的不断研究,针对LSCs的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AML中LSCs的表型分析的研究显示约60% AML患者的LCSs细胞表面的CD96蛋白表达为阳性。在不同类型的AML中均存在CD96蛋白的阳性表达,并且与正常人造血干细胞(HSCs)相比,AML患者的LSCs中CD96的表达上调约10倍。CD96 蛋白的阳性表达被当作AML的一项肿瘤标志物,因此,如何高效高特异性的鉴定CD96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继续开发一种高特异性、高亲和性、高产量的CD96抗体,对AML-LSCs的诊断及以CD96为靶点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类泛素蛋白是一类与泛素有类似空间结构及酶修饰系统的蛋白质,它们在核质转运、转录调节、稳定蛋白质、应激反应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中也发现,通过调控类泛素化修饰可以改变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是肿瘤防治药物的新的靶点。人类白细胞抗原(FAT10)是一种类泛素蛋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在多种癌症中存在高表达现象,在免疫代谢调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目前还没有CD96蛋白修饰相关抗体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基因修饰的CD96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设计一种经FAT10修饰的CD96融合表达蛋白,开发出一种高特异性、高亲和性、高产量的CD96抗体,对进一步以CD96为靶点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经FAT10修饰的CD96蛋白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 所示。
一种经FAT10修饰的CD96蛋白,由上述经FAT10修饰的CD96蛋白基因表达得到,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所示。
一种表达载体,该载体含有上述经FAT10修饰的CD96蛋白基因。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有一种抗CD96单克隆抗体,所述抗CD96单克隆抗体采用上述经FAT10修饰CD96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为免疫原;所述的抗CD96单克隆抗体,其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3所示,其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 4所示。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抗CD96单克隆抗体的一种制备方法,首先用FAT10-CD96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再用免疫成功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阳性克隆得到特异性分泌抗CD96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将该细胞接种于提前用液体石蜡致敏的BALB/c小鼠腹腔,大量生产抗CD96单克隆抗体,并通过蛋白纯化的方式制备得到高纯度的抗CD96单克隆抗体。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莱森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莱森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