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灶具阀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1005.1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4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健;苏慧玲;严力峰;俞瑜;郑军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5/02 | 分类号: | F16K35/02;F16K31/60;F16K31/06;F24C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何桥云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 阀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灶具阀体,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的旋钮杆和电磁阀,该灶具阀体还包括:感应件,用于检测电磁阀的吸合面状态;驱动件和锁止件,驱动件信号连接至感应件,并连接锁止件,锁止件用于限制旋钮杆进行旋转;当电磁阀的吸合面处于吸合状态时,感应件传递感应信号至驱动件,驱动件驱动锁止件移动并解除对旋钮杆的旋转限制。本发明提供的灶具阀体通过旋钮杆和电磁阀之间设置感应件、驱动件和锁止件,来实现在吸合面吸合后能传递感应信号触发驱动件,对锁止件进行驱动,解开旋钮杆的旋转限制,实现了阀针下压至电磁阀吸合的行程B等于锁止件解开的行程A,解决了锁止件解开的行程需要设置较长距离的问题,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灶具阀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灶具阀体,包括外壳以及为与外壳内部的阀芯,阀芯包括阀针和旋钮杆,阀针的上方连接旋钮杆,下方抵接于顶杆一端的凸块上,顶杆另一端的推臂抵于电磁阀的一端。当下按旋钮杆时,旋钮杆带动阀针下移,过程中触动点火器开火,阀针下压凸块,带动顶杆旋转,导致顶杆另一端的推臂随着顶杆的转动推动电磁阀,使电磁阀的两个吸合面相互接触并且吸合。同时,旋钮杆下压到一定高度时可以解开童锁,使旋钮杆可以进行旋转操作,带动阀芯转动,连通燃气通路,燃烧器随即产生火焰。
可以发现,由于需要保证童锁解开时电磁阀的吸合面是接触的,所以针对童锁的设置,阀针下压至电磁阀吸合的行程B是需要小于阀针下压至童锁解开的行程A的,但由于B小于A,所以在童锁能够解开时,电磁阀已经吸合,因此最好的情况是,A与B是相等的,以避免对电磁阀造成过度的推压。然而,考虑到制造工艺的问题,由于在生产工程中存在公差,所以很难保证确保B完全与A保持相等。如果B大于A,则会出现松手熄火的问题,即童锁解开,电磁阀也未产生吸合,导致即使旋转旋钮也无法成功打火。因此,要保证B小于A的前提,同时避免松手熄火,就导致童锁需要更长,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童锁解开距离设置过长,影响用户体验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阀体。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灶具阀体,其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旋钮杆和电磁阀,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阀体还包括:
感应件,所述感应件用于检测所述电磁阀的吸合面的状态;
驱动件和锁止件,所述驱动件信号连接至所述感应件,并连接所述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用于限制所述旋钮杆进行旋转;
当所述电磁阀的吸合面处于吸合状态时,所述感应件传递感应信号至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锁止件移动并解除对所述旋钮杆的旋转限制。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灶具阀体的旋钮杆和电磁阀之间设置感应件、驱动件和锁止件,以实现感应电磁阀吸合面的状态,并且基于该状态控制并触发驱动件,并使驱动件对锁止件进行驱动,解开锁止件对旋钮杆的旋转限制的目的。通过上述方式后,可实现在吸合面接触的瞬间解开对旋钮杆沿旋转方向自由度的限制,也就是通过在吸合面相互接触时传递接触的感应信号至锁止件,从而实现使阀针下压至电磁阀吸合的行程B等于旋钮杆能够旋转的行程A(即童锁解开的行程),解决了为避免松手熄火而使得童锁解开的行程较长,导致用户必须下按较长距离后才能旋转旋钮杆,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较佳地,所述旋钮杆的侧面设置有卡口,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卡口内并限制所述旋钮杆进行旋转;
当所述锁止件移出所述卡口时,所述锁止件解除对所述旋钮杆的旋转限制。通过锁止件来限制旋钮杆进行旋转,结构设置简单,操作方便,在锁止件移出卡口时即可实现旋钮杆的自由旋转。
较佳地,所述电磁阀的吸合面包括固定面和移动面,当所述电磁阀的吸合面处于吸合状态时,所述固定面和所述移动面相互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