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1219.9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哲夫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55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造纸 水中 纤维素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去除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纤维素的造纸废水通过废水管线进入集水井,集水井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粗格栅,在此去除废水中的大直径固体物质,粗格栅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一次沉淀池,在此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不溶物质,一次沉淀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pH值调节池,pH值调节池出水的pH值范围为6.5~8.0,以满足超声波催化交联-纤维素压滤分离系统的入水pH值要求,pH值调节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超声波催化交联-纤维素压滤分离系统,超声波催化交联-纤维素压滤分离系统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曝气池,在此通过好氧曝气过程对废水中剩余的COD进行初步氧化分解处理,曝气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生物氧化滤池,在此对废水残留的COD进行最后的深度净化处理,生物氧化滤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二次沉淀池,在此将废水中的剩余不溶物质全部除去,二次沉淀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净水池;
超声波催化交联-纤维素压滤分离系统由加药预混区、超声波催化交联反应区和压滤罐三部分组成,最前端设有进水阀门,进水阀门通过管道连接至加药预混区,加药预混区顶部设有3支加药喷头,3支加药喷头向造纸废水中添加柠檬酸与柠檬酸三钠混合溶液,中部安装有1支搅拌桨叶,加药预混区通过管道连接至超声波催化交联反应区,超声波催化交联反应区并排安装有6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催化交联反应区通过管道连接至压滤罐,压滤罐顶部安装有1套活塞式压滤装置,压滤罐罐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装有1支活塞限位器,活塞限位器下方左侧安装有1套电动推泥装置,右侧设有污泥排口,活塞限位器下方安装有1套不锈钢细滤网,压滤罐罐体最下端设有排水阀门;超声波催化交联-纤维素压滤分离系统的加药喷头的工作电压为30V,其喷射的柠檬酸-柠檬酸三钠混合溶液中,柠檬酸的质量含量为18.3%,柠檬酸三钠的质量含量为1.7%,压滤罐的有效容积为320m3,活塞式压滤装置的工作电压为380V,额定功率为3.5k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pH值调节池处理后的造纸废水通过位于超声波催化交联-纤维素压滤分离系统最前端的进水阀门进入超声波催化交联-纤维素压滤分离系统,废水首先进入加药预混区,此时位于加药预混区顶部的3支加药喷头向废水中添加柠檬酸与柠檬酸三钠混合溶液,并在搅拌桨叶的搅拌下充分混合均匀,之后废水通过管道进入超声波催化交联反应区,超声波催化交联反应区的管道直径明显变小,使废水的压强显著增大,同时6部超声波发生器开始工作,向管道内废水发射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废水在柠檬酸三钠、较大压强以及超声波的三重催化作用下,其中的纤维素与柠檬酸发生环酐-酯化反应,生成一种具备空间化学交联结构的纤维素凝胶物质,该物质不溶于水并具有絮凝特性,在废水中发生絮凝作用,吸附废水中大量COD并形成悬浊物,其后随废水一同进入压滤罐,当压滤罐中蓄积足够的废水时,位于压滤罐顶部的活塞式压滤装置启动,将压滤罐罐体中废水压缩至活塞限位器位置,由于废水中的纤维素凝胶物质体积较大,无法通过不锈钢细滤网,压滤过程中,被截留在不锈钢细滤网之上,而经过压滤处理后的废水,其COD含量显著下降,通过不锈钢细滤网及出水阀门排出压滤罐,进入下一处理工序,同时截留于不锈钢细滤网之上的纤维素凝胶物质中吸附了废水中大量COD,经过压滤脱水后,形成半干状污泥,通过位于压滤罐罐体左下方的电动推泥装置推动,从位于压滤罐罐体右下方的污泥排口排出压滤罐,经集中回收后另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哲夫,未经张哲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2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造纸废水中纤维素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呼出气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