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上下进线取电结构的试验按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1370.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俞华彬;徐方剑;王刚;祁卫华;许利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04;H01H13/14;H01H13/3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庭辉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进线取电 结构 试验 按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带上下进线取电结构的试验按钮装置,包括壳体、试验按钮、取电弹簧和接触机构,所述接触机构包括接触弹簧和驱动件,所述接触弹簧的一端与取电弹簧连接形成接触端,另一端与断路器中脱扣器的磁轭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驱动件由断路器中的触头支持驱动并驱使连接端与磁轭分开,所述取电弹簧的一端与断路器的线路板连接形成固定端,另一端在试验按钮的驱动下与接触端抵触形成抵触端。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上下进线取电不受进出线方式影响的试验按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上下进线取电结构的试验按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试验按钮装置都是通过固定导电环取电,这样导电环需要通过导线与电源线连接,连接方式非常不方便,另外导线任意穿插容易导致短路或者被电弧烧毁。
另外,现有的漏电断路器线路板和脱扣电源都是通过固定方式取电,这样取电只能为一个固定方向,要么上进线方式取电,要么下进线方式取电,这样漏电断路器只能按规定的一种方式进出线,连接方式非常不方便,而且由于进线方式未按要求接线或有多种进线方式的电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断路器不能正常工作烧坏短路或引起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进线取电不受进线方式影响的试验按钮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上下进线取电结构的试验按钮装置,包括壳体、试验按钮、取电弹簧和接触机构,所述接触机构包括接触弹簧和驱动件,所述接触弹簧的一端与取电弹簧连接形成接触端,另一端与断路器中脱扣器的磁轭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驱动件由断路器中的触头支持驱动并驱使连接端与磁轭分开,所述取电弹簧的一端与断路器的线路板连接形成固定端,另一端在试验按钮的驱动下与接触端抵触形成抵触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断路器分闸时,触头支持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接触到接触机构的驱动件,使驱动件旋转带动连接端与磁轭断开,保证脱扣器和线路板回路断电,断路器合闸时,触头支持解除对驱动件的挤压,连接端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重新与磁轭连接,按压试验按钮,取电弹簧的抵触端与接触端接触并导电,使线路板试验回路得电,驱动脱扣器工作,确保上下进线取电不受进出线方式的影响,可以上进下出,也可以下进上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接触弹簧包括有第一扭簧圈、所述的接触端和所述的连接端,所述第一扭簧圈套接在第一凸柱上,所述连接端置于磁轭的侧边实现与磁轭的导通或断开,接触端穿设在壳体上实现定位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接触弹簧的形式与抵触端实现按压接触,这样就减少了导线的连接,另外接触弹簧为扭簧,方便复位,且使用寿命长,连接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在第一扭簧圈上的驱动套以及设置在驱动套上与触头支持抵触的抵接块,所述驱动套上设置有供连接端穿过的通道,所述连接端与通道构成限位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抵接块设置在驱动套的外周面上或偏心设置在驱动套的端部,触头支持抵接在抵接块上后继续施压驱动驱动套转动,因连接端是卡接在通道上的,所以驱动套转动时,带动连接端转动,通道成长条形,一端敞口,一端封闭,与连接端形成卡接限位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取电弹簧包括套接在第二凸柱上的第二扭簧圈、所述的固定端和所述的抵触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固定端嵌设的导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端嵌设在导槽,具有定位的作用,优选的导槽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若干个夹紧块,因导槽的宽度会大于固定端的直径,所以没有夹紧块的设置固定端容易晃动,不利于结构的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抵触端的摆动行程适配的摆动槽,该摆动槽与导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