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靠背角度变化自动调节的扶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1372.1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云;汪伟;祝阳军;高宇;杜文超;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75 | 分类号: | B60N2/75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旦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靠背 角度 变化 自动 调节 扶手 | ||
一种随靠背角度变化自动调节的扶手,应用于座椅的调角器上,包括靠背角度输出轴、第一齿轮、啮合件、第二齿轮、扶手转轴、扶手,所述靠背角度输出轴连接在调角器上随着调角器的转动而转动,靠背角度输出轴上连接第一齿轮,座椅上枢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啮合件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并且,所述啮合件驱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反向转动,第二齿轮连接在扶手的扶手转轴上。本发明将调角器的角度变化传递至扶手,实现扶手的角度自动调节,通过两个齿轮与啮合件连接组成,整体结构简单,对座椅安装要求低,且使得扶手能自动调节,提高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扶手角度调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靠背角度变化自动调节的扶手。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舒适性是汽车评价的重要指标,其中汽车座椅在提高汽车舒适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目前市场上很多车型座椅都带有扶手,现有的扶手一般是固定在座椅靠背上,当靠背角度调节时,扶手与靠背的角度依据保持不变,相对于整车的角度则发生变化,使得舒适性受到影响;或,通过在扶手与座椅的连接处设置有独立的角度调节机构,采用了例如棘轮等复杂结构,不仅结构复杂,缺乏安装空间,而且需要乘客手动调节座椅扶手,使扶手与整车的角度保持平衡,增加了乘客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随靠背角度变化自动调节的扶手来解决,接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阐述。
一种随靠背角度变化自动调节的扶手,应用于座椅的调角器上,包括靠背角度输出轴、第一齿轮、啮合件、第二齿轮、扶手转轴、扶手,所述靠背角度输出轴连接在调角器上随着调角器的转动而转动,靠背角度输出轴上连接第一齿轮,座椅上枢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啮合件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并且,所述啮合件驱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反向转动,第二齿轮连接在扶手的扶手转轴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啮合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啮合为齿条,啮合件内置于座椅内,且其在座椅内的设置使得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始终处于啮合状态。
作为优选地,所述啮合件包括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的齿条段以及与齿条段连接的连接段,所述的齿条段的长度满足在座椅转动至最大角度时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依据啮合的要求,齿条段不与连接段连接的一端自由活动在座椅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齿条段为柔性段且啮合包围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上,且自由活动断绕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另一连接段连接,构成“8”字型连接;失去自由活动端使得安装所需空间减少,齿条段不需与座椅发生自由度的限制连接,且啮合传动稳定性也提高。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比为1,即对座椅转动的角度在扶手上达到全部的补偿,维持扶手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调角器的角度变化传递至扶手,实现扶手的角度自动调节,通过两个齿轮与啮合件连接组成,整体结构简单,对座椅安装要求低,且使得扶手能自动调节,提高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中:调角器1、靠背角度输出轴2、第一齿轮3、啮合件4、第二齿轮5、扶手转轴6、扶手7、齿条段41、连接段42。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