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酶降解技术酶解有机原料制作培养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1832.0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王传洋;谢晓鑫;马建琴;宁媛媛;周佳;马芳;马琴;强夏;马丽萍;王静;王金妹;黄晓娟;李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西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1101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降解 技术 有机 原料 制作 培养基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酶降解技术酶解有机原料制作培养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有机原料一加入水搅拌均匀并加热,待温度升高至40℃‑60℃时,经过酶解和灭酶处理后得有机原液一;S2:在有机原液一中加入有机原料二和水后进行酶解,最后灭酶处理后得有机原液二;S3:将有机原液二酶解得酶解液三,将酶解液三灭酶后得有机原液三;S4:将有机原液三过滤,加入水和可溶性物料搅拌均匀后后进行灭菌处理得培养基。该方法解决了用高温方式对有机物料处理,有机物料的投入量和水量均较大,同时,使用的设备较大,成本较高;有机物料的利用率低、浪费较多,产生固体废物也较多,因此,不但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酶降解技术酶解有机原料制作培养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常采用复合培养,既有可溶性的无机物料,也有难溶于水的有机物料;其中难溶于水的有机物料大多来源于农副产品,可提供丰富充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目的产物的合成;而无机物料虽成分明确,可溶性好,但由于营养单一,不能完全代替有机物料。因此,在制作培养基时首先就需要将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料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营养物质浸提出来,然后与剩余可溶性物质共同以水为溶剂配成培养基,经过灭菌即可接入菌种进行培养。
目前在对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浸提时,大多采用加水后高温处理的方式,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要的有机物料投入量和水量均较大,同时,使用的设备较大,成本较高;有机物料的利用率低、浪费较多,产生固体废物也较多,因此,不但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酶降解技术酶解有机原料制作培养基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料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浸提时,大多采用加水后高温处理的方式,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要的有机物料投入量和水量均较大,同时,使用的设备较大,成本较高;有机物料的利用率低、浪费较多,产生固体废物较多,因此,不但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酶降解技术酶解有机原料制作培养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有机原料一,加入水得溶液一,将所述溶液一搅拌均匀并加热,待所述溶液一的温度升高至40℃-60℃时,加入蛋白酶并酶解2-5小时后得酶解液一,将所述酶解液一进行灭酶处理后得有机原液一,其中,加入所述蛋白酶的质量为所述有机原料一的质量的0.1%-1%,并且,所述有机原料一为能够提供氮源的有机原料;
S2:在所述有机原液一中加入有机原料二,并加入水后得溶液二,将所述溶液二的温度升高至80℃-110℃时,加入液化酶并酶解10-40分钟后得酶解液二,将所述酶解液二进行灭酶处理后得有机原液二;其中,加入所述液化酶的质量为所述有机原料二的质量的0.1%-0.5%,并且,所述有机原料二为能够提供碳源的有机原料;
S3:将所述有机原液二的温度控制为40℃-60℃时,加入糖化酶并酶解30-120分钟后得酶解液三,将所述酶解液三进行灭酶处理后得有机原液三;其中,加入所述糖化酶的质量为所述有机原料二的质量的0.3%-0.7%;
S4:将所述有机原液三用过滤器过滤得有机滤液,在所述有机滤液中加入水和可溶性物料后进行灭菌处理得培养基。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在步骤S1中,加入所述水的体积=M/200,其中水的体积单位为L;M为有机原料一的质量,单位为g。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酶解的时间为3小时。
进一步的,加入所述蛋白酶的质量为所述有机原料一的质量0.5%。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酶解的时间为6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灭酶处理的温度为121℃,时间为5-8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西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西麒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