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2590.7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7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桐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3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陈敬华;孙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校验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提供一种数据校验方法,包括:获取交通图像;对交通图像中的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获得脱敏图像;生成第一访问密钥;将脱敏图像以及第一访问密钥发送至标注设备;接收第二访问秘钥,并根据第一访问秘钥,校验第二访问秘钥的有效性;若有效,确定当前用户具备访问脱敏图像中隐藏的敏感信息的权限;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合法;若合法,根据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标注任务;获取标注任务对应的业务密钥,将业务密钥发送至标注设备;接收所有标注数据,并对所有标注数据进行拼接,获得完整标注数据。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完整标注数据上传至区块链。本发明还应用于智慧交通场景,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交通”的深度融合,交通信息化逐渐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收集、储存的海量用户信息高效利用及有效保障,也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交通领域数据标注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数据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校验方法,所述数据校验方法包括:
获取需要进行标注的交通图像;
对所述交通图像中的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获得脱敏图像;
生成包含所述敏感信息的第一访问密钥;
将所述脱敏图像以及所述第一访问密钥发送至标注设备;
接收所述标注设备返回的第二访问秘钥,并根据所述第一访问秘钥,校验所述第二访问秘钥的有效性;
若所述第二访问秘钥有效,确定所述标注设备所属的当前用户具备访问所述脱敏图像中隐藏的敏感信息的权限;
判断所述当前用户是否合法;
若所述当前用户合法,根据所述当前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与所述当前用户匹配的标注任务;
获取所述标注任务对应的业务密钥,将所述业务密钥发送至所述标注设备,其中,所述业务密钥用于限制所述当前用户进行标注的任务类型,所述任务类型与所述敏感信息的信息类型匹配;
接收所述标注设备返回的所有标注数据,并对所述所有标注数据进行拼接,获得所述交通图像的完整标注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交通图像中的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获得脱敏图像包括:
从所述交通图像中确定敏感信息的位置;在所述位置所属的区域进行模糊处理,获得脱敏图像;或
从所述交通图像中确定敏感信息的位置;将所述位置所处的区域进行剪切处理,并将剪切后的图像确定为脱敏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包含所述敏感信息的第一访问密钥包括:
获取用于标注所述敏感信息的第一标注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
获取所述交通图像的图像标识以及获取所述交通图像的敏感信息的第一位置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所述图像标识以及所述第一位置标识,生成第一签名;
对所述第一签名进行加密,生成包含所述敏感信息的第一访问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包含所述敏感信息的第一访问密钥包括:
若同一个所述交通图像的敏感信息的类型有多种,针对每种类型的敏感信息,获取与所述类型匹配的第二标注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2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