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的身份识别设备及其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2654.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8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好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7/10;F16M11/10;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校毕业生 网上 签约 身份 识别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的身份识别设备及其识别方法,涉及身份识别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在保证身份证不被光照与环境所影响的情况下对身份证进行快速拍照的问题。所述设备外壳前端的一侧设置有身份证识别板,所述设备外壳与身份证识别板固定连接,所述身份证识别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身份证识别板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设备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指纹按压板,所述指纹按压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设备外壳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设置有调节片,且调节片设置有多个,所述转动柱与调节片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身份识别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的身份识别设备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而产生的有效解决方法。计算机网络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身份认证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防护网络资产的第一道关口,身份认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代高校毕业生在进行网上签约时,也需要使用该技术进行身份识别。
而现有的身份识别设备多为体积较大的设备,其在进行使用时,会依托于现有的门面,其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需要亲自前去指定的地点进行操作。
但现有的身份识别设备在进行使用时,其识别方法也较为单一,使用者在进行假冒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较小;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的身份识别设备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的身份识别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的身份识别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前端的一侧设置有身份证识别板,所述设备外壳与身份证识别板固定连接,所述身份证识别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身份证识别板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设备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指纹按压板,所述指纹按压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设备外壳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设置有调节片,且调节片设置有多个,所述转动柱与调节片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与多个调节片设置为贴合,所述转动柱的下端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与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挡片设置为圆板状,所述挡片的直径大于转动槽的直径,所述转动柱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遮光套,所述遮光套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遮光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摄像头,能够通过各结构的设置,来扩充身份识别设备的身份识别方法,进而提高整个身份识别设备的安全性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证识别板上设置有身份证卡块,所述身份证卡块设置有四个,所述身份证卡块设置为“L”状,四个所述身份证卡块设置在身份证识别板的矩形四角处,所述身份证卡块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设备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摄像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遮阳板,能够通过各结构的设置,来实现对身份证进行识别时进行实时摄像,从而形成备案证件,同时再通过设置的第二遮阳板来对指纹按压板进行保护。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连接板与固定块,所述第一转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能够通过各结构的设置,来通过驱动第一转轴来调节第二摄像头的纵向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好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好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2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