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2814.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梅清;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科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和应用,用于液相混合垃圾或固液混合垃圾的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兼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其中,调节池顶部用于输入待处理的混合垃圾,第一潜水泵固定设置在调节池中部,兼氧池内设置有第一传输管且第一传输管的下端延伸至兼氧池下部,第一传输管的上端与第一潜水泵管路连接且由第一潜水泵将调节池中部的水体抽送至兼氧池下部输入,好氧池、兼氧池、沉淀池之间均设有逐级溢流的溢流管,沉淀池外侧也连接有溢流管,第二潜水泵设置在沉淀池中部且其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兼氧池内,由第二潜水泵将沉淀池底部的微生物抽回至兼氧池内,该方案实施可靠,净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液相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作为废弃物处理领域的重大难题,其处理的效果好坏,不仅影响到是否会有二次污染,也影响到环境保护,而城市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更是困扰城市废弃物处理部门的难题,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种类也越加丰富,而城市垃圾的处理,通常需要就近在城市周边进行处理,随之带来的处理污水问题也是学术界一直致力于攻克的课题。
传统处理方法中,采用化学药剂进行中和、沉淀和转化的方式是非常普通的,但是随之带来的高额成本和二次污染问题也是不得不需要重视的,尤其是处理后的水体需要进行外排,若是没有可靠的处理方案,甚至会造成沿河的生态危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处理灵活且对环境友好的垃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用于液相混合垃圾或固液混合垃圾的处理,其包括调节池、兼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其中,所述的调节池为上端面敞开结构,其顶部用于输入待处理的混合垃圾,所述的第一潜水泵固定设置在调节池中部,所述的兼氧池内设置有第一传输管且第一传输管的下端延伸至兼氧池下部,第一传输管的上端与第一潜水泵管路连接且由第一潜水泵将调节池中部的水体抽送至兼氧池下部输入,所述的好氧池内设置有第一溢流管,该第一溢流管的下端延伸至好氧池中部,其上端与兼氧池上部连通,所述的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二溢流管,该第二溢流管的下端延伸至沉淀池中部,其上端与好氧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的沉淀池外侧连接有第三溢流管,第三溢流管的上端与沉淀池上部连通,且第一溢流管、第二溢流管和第三溢流管的上端高度在水平方向逐级降低;所述的第二潜水泵设置在沉淀池底部且其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兼氧池内,由第二潜水泵将沉淀池底部的菌体抽回至兼氧池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鼓风机,所述的兼氧池和好氧池底部均设置有曝气管,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输气管路且该输气管路形成有与曝气管一一对应的输气支路并通过输气支路与兼氧池和好氧池底部设置的曝气管连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水质监测仪,所述的水质监测仪连接有两支水质检测探头且该两支水质监测探头与兼氧池和好氧池一一对应并分别延伸至兼氧池和好氧池的中部或下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格栅池和第三潜水泵,所述的格栅池上部设有用于过滤混合垃圾中大体积物质的格栅网,所述的第三潜水泵设置在格栅池下部,其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调节池上部连接且用于将过滤后的混合垃圾输入到调节池中。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的第三潜水泵与调节池之间还设有固液分离机,所述第三潜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固液分离机的输入端连接,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与调节池连接。
作为一种较优的选择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格栅池的一侧还连接有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为传送带。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科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科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2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