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通信的隔离型汽车氛围灯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3434.2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松;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3/80 | 分类号: | B60Q3/8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通信 隔离 汽车 氛围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功能性照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CAN通信的隔离型汽车氛围灯控制器,包括对外接口单元、隔离电源单元、LIN驱动电路单元、CAN驱动电路单元、中央控制器单元及氛围灯供电单元组成,所述对外接口单元分别与氛围灯供电单元、LIN驱动电路单元、隔离电源单元及CAN驱动电路单元相连接,所述隔离电源单元分别与LIN驱动电路单元、中央控制器单元及CAN驱动电路单元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单元分别与LIN驱动电路单元、CAN驱动电路单元及氛围灯供电单元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汽车内饰灯照明逻辑控制,可满足乘客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感官需求,使乘客在车内获得特殊的视觉效果,打造独特的汽车内饰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功能性照明控制技术领域,该领域需要实现汽车内饰灯照明逻辑控制功能,可满足乘客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感官需求,使乘客在车内或者车外获得特殊的视觉效果,增强环境光的围绕感,打造独特的汽车内饰体验,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N通信的隔离型汽车氛围灯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商之间技术合作力度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品质差异越来越小,品质已经不再是汽车制造的主要差异点,汽车内饰配置尤其是车内氛围灯照明功能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关键因素,乘客希望在车内获得舒缓的车内照明,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感官需求。
早期市场上的汽车氛围灯控制器大多采用独立的控制方式,控制逻辑较为简单,与原车无信息交互功能;后期出现的氛围灯控制器通过无线蓝牙传输方式与原车信息进行交互,需要在原车诊断接口上额外加装蓝牙通信设备,会出现通信不成功影响氛围灯逻辑控制效果,或者干扰原车其它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汽车氛围灯控制器,能够直接嵌入到原车中,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即可与原车进行信息交互,出现通信异常或者控制器自身损害后不影响原车信息交互功能,不需单独供电且具有节能休眠功能,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实现不同车内照明的驱动控制,使乘客在车内获得特殊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AN通信的隔离型汽车氛围灯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与原车兼容性低、信息交互不稳定、用户体验效果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CAN通信的隔离型汽车氛围灯控制器,包括对外接口单元、隔离电源单元、LIN驱动电路单元、CAN驱动电路单元、中央控制器单元及氛围灯供电单元组成,所述对外接口单元分别与氛围灯供电单元、LIN驱动电路单元、隔离电源单元及CAN驱动电路单元相连接,所述隔离电源单元分别与LIN驱动电路单元、中央控制器单元及CAN驱动电路单元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单元分别与LIN驱动电路单元、CAN驱动电路单元及氛围灯供电单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离电源单元包括电源芯片、隔离电源模块、光电耦合器件组成,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通过并联电容、串联二极管连接对外接口单元,电源芯片的输出端通过并联电容连接隔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隔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为中央控制器单元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光电耦合器件的输入端通过串联电阻连接中央控制器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光电耦合器件的输出端通过串联二极管及电阻连接电源芯片的使能控制端,CAN驱动电路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串联二极管及电阻连接电源芯片的使能控制端。
优选的,所述电源芯片为具有使能功能的电源调节芯片NCV42665,所述隔离电源模块型号为WRB0503S,输出3.3V隔离型电源电压,所述光电耦合器件为高速光耦器件PC817,用于控制信号的隔离。
优选的,所述LIN驱动电路单元包括隔离芯片、LIN驱动芯片、光电耦合器件组成,所述隔离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中央控制器单元的串口信号通信端,隔离芯片的输出端连接LIN驱动芯片的串口信号通信端,中央控制器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串联电阻连接光电耦合器件输入端,光电耦合器件输出端连接LIN驱动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LIN驱动芯片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电阻、并联TVS瞬态抑制二极管及上拉电阻连接对外接口单元,LIN驱动芯片的睡眠控制端通过电阻连接至电源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3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