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3608.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6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封昌干;龙新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品志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铜丝 拉力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测试平台、转运装置、铜丝固定组件、拉伸装置及拉力计量装置,其中
所述测试平台,设在最下端用以操作拉力试验的承载平台,包括平板、拉伸轨道及转运轨道,所述平板上方设有所述拉伸轨道及转运轨道,两条所述转运轨道互相平行,两条所述拉伸轨道沿所述转运轨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所述转运轨道的外侧,且均与所述转运轨道垂直;
所述转运装置,与所述转运轨道对应配置,包括移动单元、支撑杆及转运卡座,所述移动单元与所述转运轨道进行可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单元连接,且其上端与所述转运卡座固定连接;
所述铜丝固定组件,与所述转运装置对应配置,且卡设在所述转运卡座内,包括左固定元件及右固定元件,分别用以固定铜丝的两端;
所述拉伸装置,与所述拉伸轨道对应设置,包括驱动机构、支撑柱及拉伸卡座,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拉伸轨道上,所述支撑柱下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其上端与所述拉伸卡座固定连接;
所述拉力计量装置,用以计量铜丝受力断开过程中的拉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左移动块、右移动块、双头螺杆及动力源,所述左移动块及右移动块分别设在左、右两侧的所述拉伸轨道内,且所述左移动块及右移动块上分别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双头螺杆两端分别旋在所述左移动块及右移动块的螺纹通孔内,所述动力源为所述双头螺杆提供旋转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涡轮及蜗杆,所述涡轮与所述双头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相匹配,并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的支撑杆与所述移动单元之间为可旋转连接,且左、右两条所述转运轨道上的支撑杆相对位置旋转至最远时,两件所述转运卡座之间的距离与两件所述拉伸卡座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移位机械手,用以在所述转运装置与所述拉伸装置之间转移所述铜丝固定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机械手包括支撑架、伸缩臂及抓手,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拉伸轨道及转运轨道交接中心的上方,所述伸缩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连接,且其下端与所述抓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机械手的抓手与所述拉伸卡座对应配置,且两件所述抓手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拉伸卡座之间的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左固定元件及右固定元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抓手数量为一件,且位于所述连接杆中心上方。
10.一种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铜丝的拉力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包含以下步骤:
S1:将铜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固定元件及右固定元件连接固定,并放置在所述转运装置的转运卡座上;
S2:将多件装有铜丝的转运装置依次卡入所述转运轨道的上料段,所述上料段即位于所述拉伸轨道一侧载有等待试验铜丝的转运轨道;
S3:将转运装置上的铜丝固定组件及铜丝整体转移至拉伸卡座上,并将空载的转运装置移动至所述转运轨道的空料段,启动驱动机构进行拉伸,并通过拉力计量装置进行拉力计量,其中空料段即位于所述拉伸轨道另一侧收纳空载转运装置的转运轨道;
S4:铜丝断开后,保存拉力计量数据,并将铜丝固定组件移出拉伸卡座;
S5:重复S3- S4,直至完成所有待试验铜丝的拉力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品志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品志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36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