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4696.0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牛世伟;王娜;张鑫;宫亮;徐嘉翼;隋世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22;A01G22/40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16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冻融区 稻田 污染 调控 方法 | ||
1.一种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春季冻融交替期采用肥料调控替代结合顶凌秸秆还田和深翻浅旋作业,泡田前修建田埂增加扩容,水稻插秧后在田埂上和排灌沟渠两侧种植单行或双行豆科作物,灌溉时进行水位控制减少稻田排水,并结合稻田尾水进行混合循环灌溉,施肥时避开降雨且避免排水,水稻收获后秸秆留茬覆盖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调控替代是指在当地常规化学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化学肥料投入量的10%~40%;当地常规化学施肥量为:氮肥N:150~270kg/hm2、磷肥P5O2:45~90kg/hm2、钾肥K2O:45~90kg/hm2,施肥方式是指结合秸秆深翻还田时将化学肥料一次性深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调控替代是指作物秸秆、有机肥料和长效型肥料替代部分无机肥料;或者,作物秸秆和长效型肥料替代部分无机肥料;或者,有机肥料和长效型肥料替代部分无机肥料;具体替代比例如下:
在作物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作物秸秆替代无机氮肥10%~20%、无机磷肥10%~15%、无机钾肥20%~30%;
在施用有机肥料1500~3000kg/hm2条件下,有机肥料替代无机氮、磷、钾肥各20%~40%;
在施用长效型肥料条件下,长效型肥料替代全部无机氮肥,并可下调10%~20%氮肥施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凌秸秆还田和深翻浅旋作业是指在冻融生产区,于春季冻融交替期融化层在15~20cm时,在水稻秸秆留茬覆盖基础上撒施全部肥料,然后用铧式旋转犁将地表全部秸秆翻压至15~20cm入土,形成入土层,再用旋耕机进行浅旋至地表以下10~15cm整地,形成整地层;在入土层和整地层的间形成新的犁底层,厚度是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田前修建田埂增加扩容,是在原有田埂的基础上进行加宽10~15cm和加高20~30cm,使田间蓄水扩容至2000~3000m3/hm2,保证降雨时期减少稻田水径流流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插秧后在田埂上和排灌沟渠两侧种植单行或双行低矮作物,行距为30~50cm、株距为40~50cm。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抑制杂草,减少农药施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时进行水位控制减少稻田排水,是指在水稻本田期,田间灌水管理采用节水灌溉的方法,严格控制田面水水位3~5cm,泡田期严禁泡田水外排,并在分蘖末期至拔节始期、蜡熟末期至完全成熟期,实行干湿交替管理,并严禁稻田水外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交替管理,是指在分蘖末期不再灌溉,自然落干6~7天,至拔节始期再开始灌溉;在蜡熟末期不再灌溉,自然落干,直至完全成熟期收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稻田尾水进行混合循环灌溉,是指在灌溉时,抽取稻田排水沟渠的尾水和灌溉的河水或井水进行混灌,混灌总体为10份,其中尾水为1~2份:河水或井水为8~9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冻融区稻田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收获后进行秸秆留茬覆盖还田,是指在水稻收获时,采用秸秆留茬20~40cm,其余部分进行秸秆粉碎小于10cm覆盖还田,用于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土壤冻融交替频次,减少氮磷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46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