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4849.1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英数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蔼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与处理方法;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防护确定模块、防护保护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备份模块;
所述防护确定模块、防护保护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备份模块与处理器相互连接,形成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确定模块对于安全责任主体的数据进行设定保护等级,从而便于不同类型的国家、企业、组织和个人的数据进行分类保护,保护数据的安全与公开性;
所述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防护目标可以根据数据属性类型和重要敏感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是数据自身安全,保障目标是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防止网络数据泄漏或者被窃取、篡改;
第二层是个人信息保护,保障目标是在保障数据自身安全的同时,保障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利,维护公民个人合法权益;
最上层是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保障目标是在保障数据自身安全的同时,强化国家对重要数据的掌控能力,防止国家重要数据遭恶意使用,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组织和个人的数据安全防护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1、保护数据本身安全,即为保护商业秘密和业务正常运行而必须保障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2、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的合规性要求,包括对个人信息和国家重要数据的保护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保护模块根据类别进行安全组织管理、制度规程和安全防护进行闭环管理;
所述安全组织管理规范数据分级定义、敏感传播字体和管理者的数据权限流程;
所述制度规程建立管理责任制、数据管理所需人员与安全小组的工作制度;
所述安全防护通过权限流程管理工具、数据分级、审计系统和敏感数据专用通道进行合理的配合管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对于分级的数据进行不同等级的管理制度,同时根据类型分类管理;
将系统所需组织架构分为策略层、管理层和执行层;
所述策略层把握数据安全风险,寻找到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制定数据安全管理策略,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建立数据安全工作和监督机制,推动并协助组织的建立和工作开展;
所述管理层负责数据安全管理策略在部门内的实施日常数据安全运营以及数据安全专案项目管理和实施;
所述执行层负责策略层、管理层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模块对于不同等级的数据进行保存确定,便于不同等级的数据可以享有密码与云端的双重保护,并且实时提醒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从而形成数据的管理化、规范化与合理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模块对于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定期更新和主动更新的三种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大数据的管理级别,确定其价值;
S2、将数据进行传输与备份,同时进行数据的管理;
S3、通过云端进行数据的保护与下载,从而实现数据的安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于云端数据进行覆盖式的上传,并且对于数据进行合理化的加密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英数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英数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48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