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7363.3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沈志刚;李磊;赵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34;H01M4/88;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亭亭;刘依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扩散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气体扩散层,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扩散层包括基底层和存在于基底层上的微孔层;其中,所述微孔层包括中空多孔碳纤维和憎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扩散层,其中,所述微孔层中,中空多孔碳纤维和憎水剂的重量比为1:0.01-5,优选为1:0.5-3;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上的中空多孔碳纤维的负载量为0.5-5mg/cm2,优选为1-3mg/cm2;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100-400μm,更优选为200-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扩散层,其中,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外径为0.1-7μm,更优选为0.5-2μm;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内径为0.01-0.5μm,更优选为0.05-0.2μm;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孔径为0.01-0.5μm,更优选为0.05-0.1μm;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00-300m2/g,更优选为150-250m2/g;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孔隙率为50-90%,更优选为60-80%;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电阻率为0.001-0.01Ω·cm,更优选为0.001-0.002Ω·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体扩散层,其中,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经湿法纺丝、干喷湿纺或静电纺丝得到;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前驱体选自聚丙烯腈、中间相沥青和粘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憎水剂选自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和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四氟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为导电性的多孔基材;
更优选地,所述基底层为经过疏水处理的导电性的多孔基材;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选自碳纤维纸、碳纤维布、碳纤维非织造布或金属丝网。
5.一种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空多孔碳纤维、憎水剂和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涂覆液;
(2)将所述涂覆液涂覆在基底层上,然后进行干燥和烧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涂覆液中中空多孔碳纤维与憎水剂的重量比为1:0.01-5,优选为1:0.5-3;
优选地,所述涂覆液中憎水剂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1-50,更优选为1:10-3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涂覆液的用量使得所述基底层上的中空多孔碳纤维的负载量为0.5-5mg/cm2,优选为1-3mg/cm2;
优选地,所述基底层的厚度为100-400μm,更优选为200-3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外径为0.1-7μm,更优选为0.5-2μm;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内径为0.01-0.5μm,更优选为0.05-0.2μm;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孔径为0.01-0.5μm,更优选为0.05-0.1μm;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00-300m2/g,更优选为150-250m2/g;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孔隙率为50-90%,更优选为60-80%;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电阻率为0.001-0.01Ω·cm,更优选为0.001-0.002Ω·cm;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经湿法纺丝、干喷湿纺或静电纺丝得到;
优选地,所述中空多孔碳纤维的前驱体选自聚丙烯腈、中间相沥青和粘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73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