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8921.8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蒋见;缪长喜;卢媛娇;孙清;张磊;张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37/02;B01J37/03;B01J37/08;B01J37/18;F23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亭亭;刘依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净化 含有 有机物 废气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催化燃烧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方法,该催化剂包括含有氧化铝涂层的整体型载体和负载于所述整体型载体上的贵金属活性组分和非贵金属活性组分;其中,非贵金属活性组分为含有钴氧化物以及锰氧化物和/或钛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所述复合氧化物中Co与Mn的摩尔比为3‑15:1,和/或,Co与Ti的摩尔比为1‑8:1。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抗卤素毒性能力和稳定性,该催化剂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燃烧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这些废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多数挥发性有机物有异味,对人体产生病变甚至致癌;特别是含有卤素的挥发性有机废气,除了本身毒性大,还能与臭氧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对地球环境产生极大破坏。
国内外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其优点是可以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回收利用,但处理不彻底,很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化学法主要有直接热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等,其特点是处理彻底;但是热燃烧法是通过高温使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得到裂解,热裂解的温度高达800-900℃,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油,操作费用高,能耗高,对含卤有机物去除率低,同时也会产生氮氧化物。而催化燃烧法借助于催化剂,可降低操作温度,能耗大大降低,操作安全、稳定,操作费用降低,不产生氮氧化物,从而不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催化燃烧法处理石化有机废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目前催化燃烧法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有:贵金属型催化剂,如Pt、Pd、Rh等,此类催化剂活性高,但抗卤素性能差,容易中毒,导致稳定性差,同时资源稀少,价格昂贵;单一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铜、锰、钴等金属氧化物,这类催化剂成本较低,但活性一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不易中毒其催化活性比相应的单一氧化物要高,如CN103252242B 公开了一种铜、锰和铈的复合氧化物的催化燃烧催化剂,但是反应温度仍较高,催化剂活性也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催化剂抗毒性差,催化活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方法,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抗卤素毒性能力和稳定性,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中,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含有氧化铝涂层的整体型载体和负载于所述整体型载体上的贵金属活性组分和非贵金属活性组分;
其中,非贵金属活性组分为含有钴氧化物以及锰氧化物和/或钛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
所述复合氧化物中Co与Mn的摩尔比为3-15:1,和/或,Co与Ti的摩尔比为1-8: 1。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含有含溴有机物的废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含有氧化铝和/或氧化铝前驱体的浆液涂覆在整体型载体上,然后进行干燥和/或焙烧,得到含有氧化铝涂层的整体型载体;
(2)将含有钴氧化物以及锰氧化物和/或钛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和贵金属活性组分负载于含有氧化铝涂层的整体型载体上;
其中,所述复合氧化物中Co与Mn的摩尔比为3-15:1,和/或,Co与Ti的摩尔比为1-8:1。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8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交互相关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仓储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