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9522.3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康雨;周泽;傅君君;盛守增;熊海林;陈国强;孙含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陈月芳;黄姝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部件 疲劳 寿命 计算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1.一种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预存的历史零部件的应力与寿命关系曲线的曲率,所述历史零部件与所述待测零部件对应;
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在至少一级动态载荷中的当前级别幅值和最大幅值;
根据所述当前级别幅值和所述最大幅值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
根据所述曲率和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目标应力;
根据所述目标应力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疲劳寿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存的历史零部件的应力与寿命关系曲线的曲率,包括:
获取历史零部件的应力以及对应的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寿命的数据;
将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应力以及对应的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寿命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得到历史应力与寿命关系曲线的曲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历史零部件的应力以及对应的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寿命的数据,包括:
利用有限元方法获取所述历史零部件在所述至少一级动态载荷中对应的历史零部件的应力和历史零部件的寿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应力以及对应的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寿命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得到历史应力与寿命关系曲线的曲率,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应力和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寿命,选取双对数函数作为待选函数模型;
分别对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应力、所述历史零部件的寿命和所述双对数函数进行拟合,生成所述历史应力与寿命关系曲线;
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所述历史应力与寿命关系曲线的曲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级别幅值和所述最大幅值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包括:
利用下式计算出所述待测零部件在每级动态载荷下的疲劳转换系数:
其中,βi为所述疲劳转换系数;Fmax为所述待测零部件在至少一级动态载荷中的最大幅值;Fi为所述待测零部件在至少一级动态载荷中第i级的幅值;
利用下式计算出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
其中,Na为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n为动态载荷的级别数;Ni为所述待测零部件在至少一级动态载荷中第i级的疲劳寿命循环次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曲率和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目标应力,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
利用下式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应力安全系数:
其中,αs为所述待测零部件的应力安全系数;α为常数;Nci为所述历史零部件的等效疲劳寿命循环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零部件应力,利用下式计算出所述目标应力:
Sti=Sci×αs
其中,Sti为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目标应力;Sci为所述历史零部件应力。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力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疲劳寿命,包括:
利用有限元方法获取所述待测零部件的待测零部件应力;
当所述待测零部件应力小于所述目标应力时,利用所述有限元方法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应力结果;
根据所述待测零部件的应力结果计算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目标达成率;
根据所述目标达成率得到所述待测零部件的疲劳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95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