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面桁架钢筋免夹混凝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9781.6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林;孟祥瑞;徐帅;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林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B28B13/02;B28B1/04;B28B1/093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叠合 底板 平面 桁架 钢筋 方法 | ||
1.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面桁架钢筋免夹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是:应用一种平面桁架钢筋免夹混凝土模具,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制备平面桁架钢筋免夹混凝土模具
平面桁架钢筋免夹混凝土模具采用硬质材料制备,包括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和隧道槽(26),其中,所述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的截面为倒U型结构,两端设置有与拉模设备主体(11)连接的螺栓孔,所述隧道槽(26)设置在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的中间,为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U型开口端;
步骤二、改进拉模设备主体(11)、制备新前端面板(21)和新后端面板(24)
现有技术拉模设备主体(11)上设置有原前端面板(12)和原后端面板(14),原前端面板(12)上设置有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前端贯通豁口(13),原后端面板(14)上设置有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后端贯通豁口(15);
根据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2)对应的位置,在拉模设备主体(11)的前端和后端设置用于安装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与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连接安装的螺栓孔;将原前端面板(12)的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前端贯通豁口(13)扩大为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安装豁口(23),并增设振捣棒插口(22),制成新前端面板(21);将原后端面板(14)的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后端贯通豁口(15)扩大为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安装豁口(23),制成新后端面板(24);
步骤三、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生产准备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长线台座,长线台座两端设置有用于张拉混凝土叠合板底板下部钢筋的反力架、预应力加载装置以及卡具;清理长线台座平台,涂脱模剂,放置活动底板,绑扎横向钢筋和纵向预应力钢筋,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筋,布置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2),将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2)端部垂直立起后同时张拉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张拉后锁定纵向预应力钢筋和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2);
步骤四、安装拉模设备
将所述步骤二制备的新前端面板(21)和新后端面板(24)分别安装到拉模设备主体(11)内部的前端和后端,将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的两端分别插入新前端面板(21)和新后端面板(24)的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安装豁口(23),通过两端的螺栓孔将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与拉模设备主体(11)连接固定;根据钢筋布置的位置,将拉模设备安放在长线台座上,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2)进入平面桁架钢筋隧道模具(25)的隧道槽(26)中;安装所有辅助设施后调试拉模设备至正常运行;
步骤五、采用传统方法浇筑混凝土
将混凝土振捣棒自新前端面板(21)的振捣棒插口(22)插入拉模设备混凝土料仓中,向拉模设备的混凝土料仓中灌入混凝土,拉模设备行走同时完成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1)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成型;移除拉模设备,养护混凝土至达到脱模强度;
步骤六、采用传统方法截断出模
释放纵向预应力钢筋和平面桁架预应力钢筋(2)的张拉力,采用截断机将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1)按预定的尺寸截断,获得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1),起吊出模运至堆场码放备用;
至此,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平面桁架钢筋免夹混凝土的方法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林,未经孟凡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97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