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液路切换阀的微流控芯片及核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9977.5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灵;杨柯;朱灿灿;赵俊;汪磊;王贻坤;邓国庆;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中科易康达生物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1/34;C12M1/00;C12Q1/6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切换 微流控 芯片 核酸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集成液路切换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主体、微流控芯片基板、样本存储腔、样本进样通道、第一清洗液存储腔、第一清洗液进样通道、第二清洗液存储腔、第二清洗液进样通道、扩增液存储腔、扩增液进样通道、废液存储腔、废液排出通道、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腔、检测腔进样通道、检测腔出样通道、多个润滑垫、多个进样通孔、多个出样通孔、第一压帽、第二压帽、第一液路切换阀、第二液路切换阀、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八个螺钉,整体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所述微流控芯片主体位于微流控芯片基板上,所述样本存储腔通过样本进样通道连接到第一液路切换阀;所述第一清洗液存储腔通过第一清洗液进样通道连接到第一液路切换阀;所述第二清洗液存储腔通过第二清洗液进样通道连接到第一液路切换阀;所述扩增液存储腔通过扩增液进样通道连接到第一液路切换阀;所述第一液路切换阀通过检测腔进样通道连接到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腔,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腔通过检测腔出样通道连接到第二液路切换阀,第二液路切换阀再通过废液排出通道连接到废液存储腔;所述第一液路切换阀、第二液路切换阀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
所述第一液路切换阀设计有四条U型通道,分别为第一U型通道、第二U型通道、第三U型通道、第四U型通道;U型通道结构保障液路切换阀旋转时,试剂不发生渗漏现象;
所述第一液路切换阀旋转到第一位置时,第一U型通道与第一密封垫的第一进样通孔和第一出样通孔处在连通,从而实现样本进样通道自由切换或者通闭,而不发生任何泄漏;
所述第一液路切换阀旋转到第二位置时,第二U型通道与第一密封垫的第二进样通孔和第一出样通孔处在连通状态,从而实现第一清洗液进样通道自由切换或者通闭,而不发生任何泄漏;
所述第一液路切换阀旋转到第三位置时,第三U型通道与第一密封垫的第三进样通孔和第一出样通孔处在连通状态,从而实现第二清洗液进样通道自由切换或者通闭,而不发生任何泄漏;
所述第一液路切换阀旋转到第四位置时,第四U型通道与第一密封垫的第四进样通孔和第一出样通孔处在连通状态,从而实现扩增液进样通道自由切换或者通闭,而不发生任何泄漏;
第一液路切换阀旋转到第五位置时,关闭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腔前端的检测腔进样通道,从而关闭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腔前端;
所述第二液路切换阀设计有一条U型通道,为第五U型通道;U型通道结构保障液路切换阀旋转时,试剂不发生渗漏现象;
所述第二液路切换阀旋转到第一位置时,第五U型通道与第二密封垫的第五进样通孔和第二出样通孔处在连通或者封闭的状态,从而实现废液排出流路自由切换或者通闭,而不发生任何泄漏;
所述第二液路切换阀旋转到第二位置时,关闭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腔前端的检测腔出样通道,从而关闭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腔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液路切换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控芯片基板为一种压敏薄膜,其能够通过热压键合工艺与微流控芯片主体相互键合,而不产生液体渗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液路切换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样本存储腔用于存放样本和裂解液的混合液体;
所述样本存储腔顶部分别设计有第一密封盖;
所述第一密封盖上安装有第一透气不透液膜,用于样本存储腔内的气压平衡和防止气溶胶污染;
所述第一密封盖可与动力源连接,以提供微流控芯片内部试剂流动所需的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液路切换阀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清洗液存储腔和第二清洗液存储腔分别预埋有第一清洗液和第二清洗液;
所述第一清洗液存储腔顶部分别设计有第二密封盖;
所述第二密封盖上安装有第二透气不透液膜,用于第一清洗液存储腔内的气压平衡和防止气溶胶污染;
所述第二密封盖能够与动力源连接,以提供微流控芯片内部试剂流动所需的动力;
所述第二清洗液存储腔顶部分别设计有第三密封盖;
所述第三密封盖上安装有第三透气不透液膜,用于第二清洗液存储腔内的气压平衡和防止气溶胶污染;
所述第三密封盖能与动力源连接,以提供微流控芯片内部试剂流动所需的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中科易康达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中科易康达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99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