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0218.0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茹毅;刘华南;张贵财;杨帆;李丹;郭建宏;何继军;张娇燕;李亚军;马坤;伍春平;郝荣增;田宏;张克山;曹伟军;马旭升;党文;靳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135 | 分类号: | A61K39/135;A61K39/39;A61P31/14;C07K19/00;C07K1/22;C12N15/62;C12N1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戴治娟 |
地址: | 730046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蹄疫 单位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根据O型口蹄疫病毒株O/17002结构蛋白VP0、VP3和VP1的序列制备获得的O型口蹄疫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O/17002结构蛋白VP0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O/17002结构蛋白VP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O/17002结构蛋白VP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2.一种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由病毒三种结构蛋白VP0、VP3和VP1组成,所述结构蛋白VP0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结构蛋白VP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结构蛋白VP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结构蛋白VP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结构蛋白VP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编码结构蛋白V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结构蛋白VP3的118位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所述突变后的结构蛋白VP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和/或将所述结构蛋白VP1的210位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所述突变后的结构蛋白VP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突变后的结构蛋白VP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编码突变后的结构蛋白V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在制备口蹄疫疫苗中的应用。
7.一种用于预防口蹄疫病毒感染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包括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还包括佐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佐剂为化学类免疫佐剂、微生物类免疫佐剂、植物类免疫佐剂、生化类免疫佐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一种O型口蹄病毒结构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编码融合标签蛋白基因序列THS,其中T为翻译起始区核苷酸序列,H为编码含组氨酸标签的核苷酸序列,S为编码含酿酒酵母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的核苷酸序列;
(2)将步骤(1)所述的融合标签蛋白基因序列THS分别与编码O型口蹄疫流行毒株结构蛋白VP0、VP3和VP1的基因串联,形成三段融合目标蛋白基因序列THS-VP0、THS-VP3和THS-VP1;所述结构蛋白VP0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结构蛋白VP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结构蛋白VP1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所示;
(3)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步骤(2)所述三段融合目标蛋白基因序列同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FMDV-VP031;
(4)将步骤(3)所述的重组表达质粒pET-FMDV-VP031转化大肠杆菌,获得基因工程菌,将所述基因工程菌进行发酵培养,诱导表达带有融合标签蛋白的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0、VP3和VP1;
(5)破碎基因工程菌菌体后,回收上清液,亲和色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带有融合标签蛋白的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0,VP3和VP1混合物;
(6)酶切去除步骤(5)所述混合物中的融合标签蛋白后,再用亲和色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0,VP3和VP1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02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总线的多节点设备嵌入式程序升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进出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