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泥砂杆式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0679.8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晶;刘敬钦;王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华远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0;F04B53/12;F04B53/14;E21B17/00;E21B17/02;E21B27/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240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泥砂杆式 抽油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泥砂杆式抽油泵,包括泵筒、抽油杆、柱塞、连接管和进油固定管,抽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柱塞,柱塞内安装有出油凡尔阀座,出油凡尔阀座上设有出油凡尔球,柱塞的顶部设有出油孔,柱塞可跟随抽油杆在泵筒内上下移动;连接管由一接箍固定连接于泵筒的下方,连接管内固定安装进油固定管,且进油固定管与连接管之间设有环形的泄砂空间,泄砂空间向下延伸至进油固定管的下侧;进油固定管的上侧安装有进油凡尔阀座,进油凡尔阀座上设有进油凡尔球,进油固定管上于进油凡尔阀座的上方设有进油孔。本发明解决了柱塞与泵筒之间的泥砂刮伤柱塞以及柱塞需要的拉拔力大,导致抽油泵的使用寿命短、工作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泥砂杆式抽油泵。
背景技术
抽油泵是将井内原油抽汲至地面的装置,通常包括抽油杆、泵筒、柱塞、进油球阀以及出油球阀,抽油杆固定连接柱塞,柱塞位于泵筒内,柱塞内部为空腔结构,进油球阀与柱塞上的出油孔通常是直上直下式设置,通过柱塞的上下往复移动,实现进油球阀与出油球阀交替关闭和开启,完成油液的抽汲动作。由于地下油液中通常含泥砂量大,柱塞抽汲过程中会将泥砂与油液一起向上抽吸,导致泥砂进入柱塞与泵筒之间的缝隙内,出现泥砂粘住柱塞铜壁和刮伤现象,同时导致施加给柱塞的拉拔力增加,柱塞移动受阻,增加了能耗,降低了抽油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泥砂杆式抽油泵,以解决柱塞与泵筒之间的泥砂刮伤柱塞以及柱塞需要的拉拔力大,导致抽油泵的使用寿命短、工作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泥砂杆式抽油泵,包括泵筒、抽油杆、柱塞、连接管和进油固定管,所述抽油杆与所述柱塞均位于所述泵筒内且与所述泵筒同轴设置,所述抽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内部设有空腔的柱塞,所述柱塞内安装有出油凡尔阀座,所述出油凡尔阀座上设有出油凡尔球,所述柱塞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油孔,所述柱塞可跟随所述抽油杆在所述泵筒内上下移动;所述连接管由一接箍固定连接于所述泵筒的下方,所述连接管内固定安装所述进油固定管,且所述进油固定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环形的泄砂空间,所述泄砂空间向下延伸至所述进油固定管的下侧;所述进油固定管的上侧安装有进油凡尔阀座,所述进油凡尔阀座上设有进油凡尔球,所述进油固定管上于所述进油凡尔阀座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进油孔。
优选的,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进油固定管的侧壁上,且所述泄砂空间与所述泵筒在纵向上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阻砂环,且所述阻砂环与所述进油固定管之间留有进砂通道;或者所述进油固定管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阻砂环,所述阻砂环与所述连接管之间留有进砂通道。
优选的,所述进砂通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导砂部和进砂部,所述导砂部的横截面呈渐缩的倒圆台型。
优选的,相邻的阻砂环之间的进砂通道的宽度由上至下依次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抽油杆包括上杆体、上连接板、下杆体、下连接板、弹性连接件和滚珠,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内均设有出油通道,所述上杆体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板的中央,所述下杆体固定于所述下连接板的中央且所述下杆体固定连接所述柱塞,所述上杆体与所述下杆体之间安装所述滚珠,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的肩部外缘安装所述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可带动所述下杆体与所述上杆体一起上下移动,所述上杆体与所述下杆体之间可发生径向上的相对摆动。
优选的,所述上杆体的底面与所述下杆体的顶面均设有弧形的卡槽,所述滚珠的上下两侧分别嵌入相应的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性橡胶。
进一步的,柱塞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刮砂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华远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华远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0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