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制冷机综合多级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0698.0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9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玉;刘墨洲;吴亦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制冷机 综合 多级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制冷机综合多级温度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温度采集模块将冷头温度输至综合多级PID温度控制器;(2)综合多级PID温度控制器根据冷头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计算出控制量;(3)控制量控制功率驱动器来驱动制冷机电机输出制冷量;(4)冷平台处的制冷量反馈调节冷头温度,并且使冷头温度维持一定的稳定度;(5)在冷头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度之后,控制量同时可以控制功率开关器来驱动精密补偿加热器输出小加热量;(6)冷平台处的小加热量反馈调节冷头温度,并且使冷头温度维持更高的稳定度。实测证明,本方法在针对机械制冷机冷头温度控制时,能实现非常高的稳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制冷机综合多级温度控制方法,适用于需要应用机械制冷机提供低温环境但对温度稳定度要求的场景较高,如高分辨率、光谱连续以及高灵敏度的红外基准载荷等。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制冷机冷头温度波动,提高冷平台处冷头温度稳定性,对航空航天高分辨率、光谱连续以及高灵敏度的红外基准载荷等场景内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探索愈加深入,红外探测技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研究气候变化领域的红外基准载荷为例,目前要求红外基准载荷可以识别的温度变化为每百年不到1K,即红外基准载荷需要对影响温度变化的关键参数进行长时间的精确采集,才能识别出温度变化、分析出气候变化的机理以及确定引起气候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预测气候变化趋势。而现有的红外基准载荷无法满足气候研究领域的时间长、精度高、数量大的科学数据需求。为实现研究气候变化领域的红外基准载荷技术要求,研制的红外基准载荷必须具有灵敏度高、光谱连续、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
目前,机械制冷机普遍采用机械制冷机主动闭环温度控制方法,即对冷平台处的冷头温度偏差值进行PID控制运算,按照PID控制器计算出的控制量来输出制冷量,进而实现冷平台处的温度稳定度。但是目前只采用机械制冷机主动闭环温度控制方法不能够满足高分辨率、光谱连续以及高灵敏度的红外基准载荷等对冷平台处的温度稳定度要求。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机械制冷机主动闭环温度控制方法的问题,结合制冷机实际情况和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一套机械制冷机综合多级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增加精密补偿加热器的小加热量反馈调节冷头温度环节,能够实现冷平台处的温度高稳定度。
2.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制冷机综合多级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用于采集制冷机冷头温度的温度信号采集模块把温度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且把数字信号传至综合多级PID温度控制器;
(2)综合多级PID温度控制器计算冷头温度与设定值的差值,并根据综合多级PID算法参数值可以分别计算出用于驱动制冷机电机的控制量以及用于驱动精密补偿加热器的控制量,并且把控制量分别转换成模拟信号;
(3)综合多级PID温度控制器输出的用于驱动制冷机电机的模拟信号经过功率驱动器处理后可以直接控制制冷机电机输出制冷量;
(4)在制冷机冷平台处制冷量可以反馈调节冷头温度,使得冷头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度;
(5)在冷头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度之后,综合多级PID温度控制器输出的用于驱动精密补偿加热器的控制量的模拟信号经过开关驱动器处理后可以直接控制精密补偿加热器输出小加热量;
(6)在制冷机冷平台处通过制冷量反馈调节冷头温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小加热量的反馈调节冷头温度,使得冷头温度控制实现高稳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0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