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轮胎自检装置及其自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1620.0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云;孙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轮胎 自检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一种汽车轮胎自检装置及其自检方法,包括检测机,检测机上开有检测槽,检测槽的两端贯穿检测机并分别设为进料端和出料端;检测槽内安装有模拟轮毂装置,模拟轮毂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有可旋转的活动密封盘和固定密封盘,所述活动密封盘和固定密封盘对称设置于检测槽两侧臂并实施对汽车轮胎的夹持;检测槽出料端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偏移检测组件,模拟轮毂装置下方的检测槽上安装有提速旋转装置,提速旋转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水平设置于模拟轮毂装置正下方并通过顶端辊面与被夹持的汽车轮胎下端胎面相抵接;检测机顶部安装有屏显控制器。丰富了汽车轮胎的检测手段,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全面的检测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轮胎自检装置及其自检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进行出厂检测时,一般都是没有配备轮毂的,因此检测方面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设备进行。比如专利公开号CN207472581U所提供的一种轮胎检测装置及检测结构,该轮胎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竖架、与第一竖架相对设置的第二竖架、分别与第一竖架以及第二竖架固定连接的横架、充气泵以及充气管。第一竖架中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盘,第二竖架中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盘,第一密封盘或第二密封盘上贯穿开设有充气孔,充气泵通过充气管与充气孔连接。充气完成后专业人员可对轮胎进行检测。该轮胎检测装置及检测结构,结构简单,适于快速对轮胎进行充气检测。虽然该检测装置能够进行轮胎的检测工作,但是检测项目单一,无法对轮胎进行高速旋转时的性能状态进行模拟检测,不能满足多方面检测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轮胎自检装置及其自检方法,从而可以方便的完成汽车轮胎的检测工作,丰富了检测手段,更加高效、全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轮胎自检装置,包括检测机,所述检测机上开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的两端贯穿检测机并分别设为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检测槽内安装有模拟轮毂装置,所述模拟轮毂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有可旋转的活动密封盘和固定密封盘,所述活动密封盘和固定密封盘对称设置于检测槽两侧臂并实施对汽车轮胎的夹持;所述检测槽出料端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偏移检测组件,单个偏移检测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套环固定座,所述套环固定座内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轴顶端连接有L型连接板,L型连接板置于检测槽内,L型连接板远离电动伸缩杆一端均安装有红外测距器;模拟轮毂装置下方的检测槽上安装有提速旋转装置,所述提速旋转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水平设置于模拟轮毂装置正下方并通过顶端辊面与被夹持的汽车轮胎下端胎面相抵接;检测机顶部安装有屏显控制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活动密封盘的安装结构为:位于检测槽的内槽壁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推杆,液压伸缩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活动密封盘。
所述固定密封盘的安装结构为:位于检测槽的内槽壁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有固定密封盘。
所述红外测距器的安装结构为:L型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红外测距器,红外测距器底部四周均设有固定片,固定片的四个顶角处逐一通过螺钉与对应的安装槽内底壁固定连接。
两个红外测距器对称位于被夹持的汽车轮胎两侧。
套环固定座底部与检测机顶板通过紧固件锁紧,电动伸缩杆的套管与套环固定座紧箍。
所述检测槽两侧槽壁的下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口,所述旋转辊内穿插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口并延伸至检测机内部连接有带座轴承,两个带座轴承下端分别设有液压伸缩缸,两个液压伸缩缸输出轴顶部均焊接有水平撑板,两个带座轴承底部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的水平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靠近活动密封盘一端还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通过螺栓与对应的水平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辊的辊面为防滑橡胶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1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