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感应教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1752.3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3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闵庭辉;蔡振凯;吴东龙;闵庭祥;金范洙;曾宪威;张凌;李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教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教具,包括教具本体、以及设置在教具本体内的导线、电源,教具本体包括第一玻璃体、第二玻璃体、上盖和下盖;第二玻璃体套设在第一玻璃体内,且第二玻璃体与第一玻璃体同轴心设置;第一玻璃体上端与第二玻璃体上端均焊接在上盖上,二者下端连接为一体结构且内壁呈螺纹状;且第一玻璃体与第二玻璃体之间形成一空腔;空腔内充满悬浮有荧光金属片;导线设置于第二玻璃体内,且导线竖直贯穿第二玻璃体;导线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负极。本发明上述教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学生自己操作,使得学生可以从三维上更直观感受到电磁感应的存在以及更好的理解“电生磁”的现象,有助于教师授课,实验效果真实,科学理论易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教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教具。
背景技术
磁感线是用以形象地描绘磁场分布的一些曲线,人们将磁感线定义为处处与磁感应强度相切的线,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同,其大小与磁感线的密度成正比,了解磁感线的基本特点是掌握和分析磁路的的基础。由于磁感线是人为的假设的曲线,而磁感线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包括其有无数条、是立体的、所有的磁感线都不交叉、总是从N极出发后进入与其最邻近的S极等等,这对于刚接触电磁感应理论的学生来说或多或少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电磁感应的教具或者非常复杂,不便于学生自己操作,需要观看教师的演示,而学生可操作的普通教具又多是二维的,这使得学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无法直观感受到电磁感应的存在,教师授课亦存在难度。而且现有的电磁感应的教具或者非常复杂,或者又是二维的普通教具,而导致的不便于学生自己操作,需要观看教师的演示,使得学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无法直观感受到电磁感应的存在,教师授课亦存在难度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三维电磁感应教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但能够优化结构,而且能够三维展示电磁感应的教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电磁感应的教具或者非常复杂,或者又是二维的普通教具,而导致的不便于学生自己操作,需要观看教师的演示,使得学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无法直观感受到电磁感应的存在,教师在授课中对于如何演示“电生磁”亦存在很大的难度问题。进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能够三维展示电磁感应的教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感应教具,包括;包括教具本体以及设置在教具本体内的导线和电源,所述教具本体包括第一玻璃体、第二玻璃体、上盖和下盖;所述第二玻璃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玻璃体内,且所述第二玻璃体与所述第一玻璃体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玻璃体上端与所述第二玻璃体上端均焊接在所述上盖上,二者下端连接为一体结构且内壁呈螺纹状;且所述第一玻璃体与所述第二玻璃体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充满悬浮有荧光金属片;
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体内,且所述导线竖直贯穿所述第二玻璃体;所述导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正负极。
优选地,所述下盖外侧设置为螺纹状,且与所述第一玻璃体和所述第二玻璃体下端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中部均设有贯穿孔,且每个所述贯穿孔均与所述导线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体与所述第二玻璃体长度相同且同轴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玻璃体和所述第二玻璃体亦同轴心设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学院,未经龙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1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观察蛭类活体的方法
- 下一篇:应用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背板及柔性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