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冶金废气净化处理的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2082.7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9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青;梅孝辉;刘承军;史培阳;李文杰;姜茂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冶金 废气 净化 处理 co base sub | ||
1.一种用于冶金废气净化处理的CO2循环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循环捕集系统包括冶金废气脱碳系统和CO2收集系统顺次连接;所述冶金废气脱碳系统包括法兰盘盖组(6)和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配合使用,所述法兰盘盖组(6)包括吸附法兰盖、脱附法兰盖和再活化法兰盖,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沿轨道(8)旋转,循环进行碳吸附、碳脱附、捕碳剂再活化处理;吸附法兰盖上设有温度控制器a(6.41)、CO2浓度检测仪a(6.51);脱附法兰盘上设有温度控制器b(6.42)、CO2浓度监测仪b(6.52);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包括罐体(7.3)和球体(7.4),罐体(7.3)内装有捕碳剂和数个直径不同的球体(7.4),当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的罐体(7.3)转动时,罐内捕碳剂及球体(7.4)随罐体(7.3)的运动方向做规则运动;罐体(7.3)外部依次包覆有电阻丝(7.2)和隔热保温材料(7.1);所述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设有底座(7.8),底座(7.8)内部设有电机(7.7),底座(7.8)上方设有罐体(7.3),电机(7.7)与罐体(7.3)之间通过旋转轴(7.5)连接,旋转轴(7.5)下部外侧设有轴承(7.6);
所述罐体(7.3)的旋转速度为100~500rpm;罐体(7.3)的直径D为80~150cm,罐体(7.3)的高H为100~200cm,且D/H=(0.4~0.7);罐体(7.3)内捕碳剂体积不超过罐体积的三分之二;罐内球体(7.4)总质量与捕碳剂的质量比为1:15~1:20,球体(7.4)的密度为7.8±0.2 g·cm-3;球体(7.4)与罐体(7.3)的直径比为1:50~1:150,罐体(7.3)内的球体(7.4)包括大球体和小球体,且大球体直径d1与小球体的直径d2比为d1:d2=(1.5~3),且大球体与小球体数量比为3:1;
所述温度控制器a(6.41)控制温度为530~600℃,温度控制器b(6.42)控制温度为870~900℃;
所述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内装有捕碳剂,捕碳剂中CaO质量分数≥60%,粒度范围为100nm~200μm;所述捕碳剂为利用钢铁冶炼废渣制备的CaO基吸附剂;所述钢铁冶炼废渣包括高炉渣、转炉渣或电炉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循环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冶金废气脱碳系统包括与地面垂直的支架(15),支架(15)内竖直方向设有滑道(3),滑道(3)上设有输送管(14),输送管(14)可沿滑道(3)在竖直方向运动,输送管(14)主体为L型,输送管(14)靠近滑道(3)的一端与滑道(3)垂直,输送管远离滑道(3)的一端与滑道(3)平行且管口朝向地面,并且分支出三个独立的管道,分别为冶金废气输入管(4)、连接管(2)和液气管(1),液气管(1)为内外两层套管,内管输送水,外管输送空气;其中冶金废气输入管(4)与吸附法兰盖相连,连接管(2)与脱附法兰盖相连,液气管(1)与再活化法兰盖相连,冶金废气输入管(4)和液气管(1)在输送管(14)内相互独立且与输送管(14)的气液入口(5)相连通;吸附法兰盖、脱附法兰盖和再活化法兰盖三者的圆心连线构成正三角形,三者组成法兰盘盖组(6);法兰盘盖组(6)下方设有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下方设有轨道(8),轨道(8)在地面形成圆形使可移动行星式球磨加热反应器(7)可运动至吸附法兰盖、脱附法兰盖和再活化法兰盖中的任意一个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0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