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塑钢板螺纹侧抽芯注塑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2509.3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超;苏希;林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14;B29K705/12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杨曦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钢 螺纹 侧抽芯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嵌塑钢板螺纹侧抽芯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前模芯和后模芯,所述前模芯与后模芯共同围装成型腔,在型腔的侧部设有模具开模时与产品分离的斜抽芯机构,在后模上设有与型腔连接的螺纹杆组件,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驱动所述螺纹杆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螺纹杆组件与产品分离的螺纹抽芯驱动机构,所述螺纹抽芯驱动机构连接在后模的侧部。本发明,将钢板嵌塑,使得生产出的产品在能够经受大压力或拉力考验以及保持很好的绝缘性能的条件下,兼具打胶侧配件安装螺纹孔,注塑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嵌塑钢板螺纹侧抽芯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塑胶板而言,虽然能够保持很好的绝缘效果,但是在承受压力或者拉力考验时,很难满足工业的要求。
比如,在汽车制造行业,就需要很多能够承受200KG以上拉力而又要保持很好的绝缘效果的板型材料。而塑胶板,很明显难以满足要求。
而且汽车内部件制品侧面螺纹设计逐渐增多。现有的板材制作工艺中,模具是先抽螺母再开模,取出产品,放入钢板后再进螺母再合模。
对于模具的工艺结构上而言,传统的前模芯和后模芯在拼合时容易因尺寸或钢板毛刺等问题使钢板变形或位置偏移从而会导致出现钢板两侧塑胶材料厚度不均,影响成品的工艺质量。
其次,由于传统抽芯机构的不足够稳定,容易导致钢板与套筒焊接的平面度不一,导致装配不上、尺寸不对应等问题。
再者,在进胶时,时常会因进胶填充不完全,导致钢板外部包胶部分的绝缘强度下降,导致产品使用时会出现爬电现象,导致成品质量不过关,或导致嵌塑钢板在安装后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设计嵌塑钢板螺纹侧抽芯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嵌塑钢板螺纹侧抽芯注塑模具,将钢板嵌塑,使得生产出的产品在能够经受大压力或拉力考验以及保持很好的绝缘性能的条件下,兼具打胶侧配件安装螺纹孔。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嵌塑钢板螺纹侧抽芯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前模芯和后模芯,所述前模芯与后模芯能共同围装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型腔的侧部设有当模具开模时能与产品分离的斜抽芯机构,在所述后模上设有与型腔连接的螺纹杆组件,在所述后模一侧设有能驱动螺纹杆组件转动并能使螺纹杆组件与产品分离的螺纹抽芯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斜抽芯机构包括分别设于型腔相对两侧的第一斜抽芯机构和第二斜抽芯机构,所述第一斜抽芯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模一侧的第一导向组件以及设置在后模一侧的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导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斜抽芯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模一侧的第二导向组件以及设置在后模一侧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组件包括设置在后模上部的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能在固定座内转动,在所述螺纹杆上靠近型腔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在所述后模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螺纹杆对应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设有连接内螺纹,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与连接内螺纹啮合的连接外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抽芯驱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安装板上部一侧并套设于螺纹杆上的转动齿轮,在所述安装板中部一侧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传动齿轮,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设有传动轴,在所述安装板中部上设有能驱动传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套设在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一侧啮合设有齿条,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能驱动齿条来回移动的驱动源在安装板上还设有齿条让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门铃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立管式船舶防水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