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2768.6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谭洪波;李懋高;张俊杰;聂康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03/4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微粉基 增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按重量100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建筑垃圾微粉:25~40份,表面改性剂:0.1~0.3份,分散稳定剂:0.1~0.5份,促进剂:0.5‑1份,抗泥剂:0.5~2份,增稠剂:0.001~0.005份,剩余为水。本发明通过将建筑垃圾微粉和表面改性剂、分散稳定剂、促进剂、抗泥剂、增稠剂复配,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湿磨制得具有超细化颗粒的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各组分之间可实现物理化学的协同增稠作用,显著改善水泥浆体的粘度,当将本发明的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用于水泥混凝土时,其在2.0%~8.0%的用量下,可明显改善浆体的粘度,浆体的粘度值可提高10%~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旧建筑物拆除和新建筑物建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采用露天堆放和直接填埋的方式处理建筑垃圾,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利用率不足10%,随着自然资源的短缺和价格的大幅上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投资热点。
高流态、高稳定性、高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优异等是衡量水泥基体材料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改善水灰比,添加高效减水剂,增稠剂等措施来实现上述指标。特别是,在低水灰比条件下,可通过高效减水剂和增稠剂来实现自密实混凝土的大流动性,高抗离析稳定性,良好的填充和间隙通过性等优异性能,但在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泌水和离析等工作性问题,能够对混凝土结构性以及耐久性能带来消极影响。增稠剂作为调节黏度的外加剂,一般被称为保水剂,能够改变浆体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增加材料各组分的抗分离性,提高材料的稳定性。目前混凝土需要高的工作性能,而市面上缺少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性能优异的增稠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以解决现有建筑垃圾微粉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按重量100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建筑垃圾微粉:25~40份,表面改性剂:0.1~0.3份,分散稳定剂:0.1~0.5份,促进剂:0.5-1份,抗泥剂:0.5~2份,增稠剂:0.001~0.005份,余量为水。
可选地,所述表面改性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分散稳定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固含量为40%。
可选地,所述促进剂为三乙醇胺和三异丙醇胺的混合物;所述三乙醇胺(TEA)和所述三异丙醇胺(TIPA)的质量比为1∶(5-8)。
可选地,所述抗泥剂为聚乙二醇、聚合硫酸铁中的一种;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
可选地,所述增稠剂为纤维素醚、黄原胶、温伦胶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建筑垃圾微粉、所述表面改性剂、所述分散稳定剂、所述抗泥剂、所述促进剂、所述增稠剂和所述水放入湿磨机中,加入研磨介质,湿磨,直至所述建筑垃圾微粉的中值粒径为400~1000nm,过滤掉研磨介质,得到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
可选地,所述研磨介质为氧化锆球;所述氧化锆球的用量为所述建筑垃圾微粉的用量的1~3倍,且所述氧化锆球的级配为10.0mm∶5.0mm∶3.0mm∶1.0mm=1∶4∶2∶3。
可选地,所述湿磨的湿磨时间为60~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光片透过轴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压力反馈控制的吹除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