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3542.8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亭亭;黄一茹;朱传强;茹晋波;李渠;谢兴旺;冷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10 | 分类号: | C10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冯永贞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协同 炭化 生物 污泥 回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包括:第一炭化腔,所述第一炭化腔用于炭化生物质,以生成生物质炭化产物和生物质炭化气体;第二炭化腔,所述第二炭化腔位于所述第一炭化腔内,所述第二炭化腔用于炭化污泥,以生成污泥炭化产物和污泥炭化气体;进气管,用于向所述第一炭化腔内送入助燃气体,以使所述生物质炭化气体燃烧。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通过在用于炭化生物质的第一炭化腔内设置用于炭化污泥的第二炭化腔,利用生物质炭化产生的热量炭化污泥,实现热能的高效、综合利用,从而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附属品,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增设,污泥的产生量逐渐增加,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污泥炭化技术是将污泥在炭化设备中进行无氧或微氧的条件下的“干馏”,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污泥中的碳值的过程。污泥中的有机物被炭化,炭化后的污泥性质类似于活性炭,可以广泛用于吸附除臭脱水等用途。而且炭化后的污泥体积小,污泥中无有毒气体等,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炭化减量化显著,无害化彻底,彻底消除抗生素和有机污染物残留,重金属稳定化,污染物产量低,因此污泥炭化技术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手段。然而,污泥炭化需外供热源,消耗大量热量,且污泥炭化生成的气体热值低,不具备燃烧性,需要净化处理后排放。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用于炭化污泥的回转炉,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包括:
第一炭化腔,所述第一炭化腔用于炭化生物质,以生成生物质炭化产物和生物质炭化气体;
第二炭化腔,所述第二炭化腔位于所述第一炭化腔内,所述第二炭化腔用于炭化污泥,以生成污泥炭化产物和污泥炭化气体;
进气管,用于向所述第一炭化腔内送入助燃气体,以使所述生物质炭化气体燃烧。
进一步,所述第二炭化腔位于所述第一炭化腔的中心区域。
进一步,所述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还包括:抄板,所述抄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炭化腔的内壁上,用于翻动污泥;扬料板,所述扬料板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炭化腔的内壁上,用于翻动生物质。
进一步,所述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还包括: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炭化腔输送生物质的第一螺旋输送机以及用于向所述第二炭化腔输送污泥的第二螺旋输送机。
进一步,所述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还包括:出料单元,所述出料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炭化腔末端用于排出生物质炭化产物的第一出料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炭化腔末端用于排出污泥炭化产物的第二出料口。
进一步,所述用于协同炭化生物质和污泥的回转炉还包括:燃烧塔,所述燃烧塔用于燃烧所述第一炭化腔内生成的生物质炭化气体和所述第二炭化腔内生成的污泥炭化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进一步,所述助燃气体包括空气。
进一步,所述生物质炭化产物和所述污泥炭化产物用于制备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