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轴用润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4085.4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钟天维;周佳;武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3 | 分类号: | F04D29/063;F04D29/056;F04D29/053 |
代理公司: | 常州万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1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发动 机轴 润滑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轴用润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航空发动机轴用润滑系统包括主轴、锁紧螺母、轴承,主轴与轴承的轴承内环套接配合,主轴上设置外螺纹,主轴上在外螺纹的两端设置第一环槽、第二环槽,锁紧螺母远离轴承的一端的内侧沿周向设置积油槽,锁紧螺母靠近轴承的一端设置螺母内环台,锁紧螺母上沿轴向设置多个螺母轴向喷油孔,轴承内环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内环台、第二内环台,轴承内环上沿轴向设置多个内环轴向喷油孔,内环轴向喷油孔由第一内环台延伸至第二内环台,第一内环台与内环外壁之间设置多个第一倾斜喷油孔,第二内环台与内环外壁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倾斜喷油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航空发动机轴用润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的动力,作为飞机的心脏,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现有的航空发动机,经燃烧室燃烧膨胀的高温燃气推动高低压涡轮来带动压气机对内涵道空气压缩做功,同时高速向后喷射形成推力。在此过程中,主轴与轴承之间处于高温、高转速和高载荷的环境,轴承润滑方式分喷射润滑、油雾润滑、飞溅等润滑方式。根据我公司多年轴承使用经验,这些润滑方式润滑高转速、高温、高载荷轴承时,轴承易出现积碳,甚至变色,说明轴承工作时润滑不良,散热不好,严重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且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轴承在高速运转时,润滑油无法从一侧润滑到轴承另一侧,造成轴承润滑不足,散热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航空发动机轴用润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航空发动机轴用润滑系统,包括主轴、锁紧螺母、轴承,主轴与轴承的轴承内环套接配合,所述主轴上设置外螺纹,所述主轴上在外螺纹的两端设置第一环槽、第二环槽,所述锁紧螺母远离轴承的一端的内侧沿周向设置积油槽,锁紧螺母靠近轴承的一端设置螺母内环台,锁紧螺母上沿轴向设置多个螺母轴向喷油孔,轴承内环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内环台、第二内环台,轴承内环上沿轴向设置多个内环轴向喷油孔,内环轴向喷油孔由第一内环台延伸至第二内环台,第一内环台与内环外壁之间设置多个第一倾斜喷油孔,第二内环台与内环外壁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倾斜喷油孔,装配时锁紧螺母与主轴螺纹连接以使第一环槽与积油槽形成第一积油腔,第一内环台与第二环槽形成第二积油腔,润滑油经喷油嘴进入第一积油腔,并经螺母轴向喷油孔进入第二积油腔,由第二积油腔经内环轴向喷油孔到达第二内环台,再经第一倾斜喷油孔、第二倾斜喷油孔进入内环外壁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积油槽的外侧端设置环形侧壁,装配时环形侧壁置于第一环槽的中部,以使第一环槽内的润滑油可进入积油槽。
进一步,所述环形侧壁上设置锥形坡口,便于润滑油进入第一环槽。
进一步,锁紧螺母上设置6个螺母轴向喷油孔,各螺母轴向喷油孔由积油槽的内侧壁延伸至螺母内环台,且6个螺母轴向喷油孔均布在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轴承内环上设置3个内环轴向喷油孔,各内环轴向喷油孔均布在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轴承内环上设置3个第一倾斜喷油孔和3个第二倾斜喷油孔,第一倾斜喷油孔和第二倾斜喷油孔一一对称设置在轴承内环的两侧,3个第一倾斜喷油孔均布在同一圆周上。
上述航空发动机轴用润滑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主轴带动轴承内环、锁紧螺母同步转动,由喷油嘴向第一环槽喷射润滑油,使得润滑油由环形侧壁与主轴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积油腔,第一积油腔内的润滑油经螺母轴向喷油孔流向第二积油腔,第二积油腔内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内环轴向喷油孔到达轴承内环的第二环台,一部分直接经第一倾斜喷油孔进入内环外壁的一侧,第二环台内的润滑油经第二倾斜喷油孔进入内环外壁的另一侧,使得润滑油可进入轴承的两侧,使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及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