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4300.0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思雨 |
主分类号: | F16N39/02 | 分类号: | F16N39/02;F16N19/00;F16N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空冷 换热器 润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包括进气组件、布气管,箱体侧面的上部还设有通风窗,进气组件安装在箱体内壁上,进气组件吸取外界大气送入箱体内,气体再从通风窗流出。布气管一端连接在进气组件上,一端深入箱体内的润滑油中,布气管位于润滑油中的管路段上伸出若干支管均布在箱体内进行出气。通过使用空气对稀油站的润滑油进行散热,不需要再行设置传统的换热器并提供冷却水;进气组件具有除湿除尘功能,水分能够被连续的排出装置外,确保进入润滑油的空气是低湿度的并且不会析出水分,连续的大气量运行,可以使得稀油站内的润滑油温度理论极限低于室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油站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
背景技术
稀油站是一种提供大量流动性润滑油的器件,常常用于辅助大型机器,大型机器的轴承部位会生成大量的热量,需要大量的润滑油在润滑的通过带走热量。
润换油带走大型机器轴承的热量后会流回稀油站,在稀油站处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中,稀油站的冷却基本都是通过水冷换热器完成的,运行时将高温的润滑油通入换热器内,换热器再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虽然降温效果较好,但是需要外界提供冷却水,适应性有所损伤,而直接使用空气吹入润滑油中,一来无法保证空气中的水汽是否会与润滑油混合产生负面影响,二来空气直通润滑油将润滑油冷却的低温理论极限为室温,考虑换热温差,润滑油受到的降温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空冷换热器的稀油润滑站,包括箱体和循环泵,循环泵设置在箱体上,箱体侧面设置回油口,循环泵出口管末端为出油口,箱体内存有润滑油,稀油润滑站还包括进气组件,箱体侧面的上部还设有通风窗,进气组件安装在箱体内壁上,进气组件吸取外界大气送入箱体内,气体再从通风窗流出。
本发明的稀油站通过空气冷却循环回来的润滑油,稀油站的润滑油被大型机器的轴承处取用后,返回的润滑油温度较高,高于室温几十度,所以,让空气通入润滑油中进行接触散热,可以降低油温,不需要去设置换热器等部件,进入润滑油的空气只需要除湿除尘即可。空气通入润滑油中后,接触散热并上浮,再通过通风窗流出装置外形成空冷循环。
进一步的,稀油润滑站还包括布气管,布气管一端连接在进气组件上,一端深入箱体内的润滑油中,布气管位于润滑油中的管路段上伸出若干支管均布在箱体内进行出气。
布气管让进气组件吸入至箱体内的空气均匀地分布到箱体内底部,上升气流的覆盖范围涵盖全部的润滑油。布气管的出气末端还能设置一些雾化喷头等部件,让气体更加破碎,以弥散状从布气管中喷出,与润滑油接触更加充分,换热量更大。
进一步的,进气组件包括外壳、压气机构、插杆和吸水层,箱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水孔,
外壳安装于箱体内壁上,外壳内设置压气机构和吸水层,吸水层位于外壳内的一端,与吸水层相接触的外壳内壁上设有排气口和排水口,外壳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外壳内壁的一端位于吸水层与压气机构之间,进气口与进气孔相连接,排气口与布气管相连接,排水口与出水孔相连接;
压气机构包括沿外壳内壁滑动的活塞,活塞朝向吸水层的端面上设置插杆,吸水层上设有与插杆相同孔径的插杆孔,插杆的延伸方向与排气口轴线重合,活塞位于远离吸水层位置时,插杆的端部位于吸水层内,活塞位于靠近吸水层位置时,插杆的端部穿过吸水层插入排气口内;布气管从进气组件延伸出来后先经过通风窗再深入润滑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思雨,未经卢思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