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4490.6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2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开云;梁宏;蒋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重力储能系统包括:质量块;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固定件和承重墙,多个所述承重墙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承重墙之间形成升降通道,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承重墙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固定件用于承载所述质量块;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行吊,所述行吊中的电机设备设置为发电电动机,所述行吊安装于所述承重墙的顶端,所述行吊用于搬运所述质量块。通过上述结构,该重力储能系统对地理条件要求较低,占地面积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对于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
近年来,化学储能技术蓬勃发展,特别是锂电池储能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成为主流的化学储能方式。但是,锂电池储能本身也面临着循环次数、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的挑战,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仍存在不足。相比之下,物理储能技术虽然安全性和经济性高,但是目前常用的储能方式仍然为抽水蓄能,该方式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大,难以全面推广应用,严重制约了物理储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因此,亟待新的物理储能方法来满足对储能装置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储能系统,该重力储能系统对地理条件要求较低,占地面积较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包括:
质量块;
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固定件和承重墙,多个所述承重墙平行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承重墙之间形成升降通道,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承重墙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固定件用于承载所述质量块;
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行吊,所述行吊中的电机设备设置为发电电动机,所述行吊安装于所述承重墙的顶端,所述行吊用于搬运所述质量块。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承重墙上且位于所述升降通道中,所述支撑件能够从所述承重墙上伸出和收起。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墙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固定件连接于上部的所述承重墙和下部的所述承重墙上,所述支撑件连接于中部的所述承重墙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能够分别连接于所述升降通道两侧的所述承重墙上。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通道两侧的所述承重墙上均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升降通道两侧的上部的所述承重墙上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沿水平方向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吊具,所述吊具连接于所述行吊的输出端上,用于与所述质量块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吊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吊具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或所述第二导向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承重墙的顶端,所述行吊能够沿所述轨道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结构还包括围护部,所述围护部包括围墙和屋顶,所述围墙围设于所述承重墙的外侧,所述屋顶设置于所述承重墙的顶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储能系统的使用方法,用于对上述重力储能系统进行使用,包括如下步骤:
储存电能过程:
S1.将质量块置于升降通道下部的固定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