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4494.4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曾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祁英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回收 装置 | ||
1.一种铝型材回收装置,包括顶支架和控制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合金窗载体机构,螺丝去除机构,边框固定架去除机构和边框分离机构;顶支架中左部与螺丝去除机构相连接;顶支架下左部和上左部与边框固定架去除机构相连接;顶支架上右端中部与边框分离机构相连接,并且边框分离机构中上部左端和中上部右端均与螺丝去除机构相连接,而且边框分离机构下左端前侧、下左端后侧和左下部均与边框固定架去除机构相连接;边框固定架去除机构中部与铝合金窗载体机构相连接;边框分离机构左上部前侧与控制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铝合金窗载体机构包括载体框架,第一握把,第二握把,第一支撑架,第一齿条,第一滑块,第二支撑架,第二齿条,第二滑块,第三支撑架,第三齿条,第三滑块,第四支撑架,第四齿条和第四滑块;载体框架前侧中左部与第一握把进行焊接;载体框架前侧右中部与第二握把进行焊接;载体框架上表面前部右侧与第一支撑架进行焊接;载体框架上表面前部右侧与第一滑块进行焊接,并且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支撑架后端;载体框架上表面后部右侧与第二支撑架进行焊接;载体框架上表面后部右侧与第二滑块进行焊接,并且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支撑架后端;载体框架上表面前部左侧与第三支撑架进行焊接;载体框架上表面前端左侧与第三滑块进行焊接,并且第三滑块位于第三支撑架后端;载体框架上表面后部端左侧与第四支撑架进行焊接;载体框架上表面后部端左侧与第四滑块进行焊接,并且第四滑块位于第四支撑架后端;第一支撑架上左部与第一齿条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架上左部与第二齿条进行焊接;第三支撑架上右部与第三齿条进行焊接;第四支撑架上右端与第四齿条进行焊接;载体框架底部与边框固定架去除机构相连接;第一滑块左端与螺丝去除机构相连接;第二滑块与螺丝去除机构相连接;第三滑块右端与螺丝去除机构相连接;第四滑块右端与螺丝去除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螺丝去除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第二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第三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第四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第十八锥齿轮,第二十三传动杆,第十九锥齿轮,第二十锥齿轮,第二十四传动杆,第三十二锥齿轮,第二十一锥齿轮,第二十五传动杆,第二十二锥齿轮,第二十三锥齿轮,第二十六传动杆,第二十四锥齿轮,第二十五锥齿轮,第二十七传动杆,第二十六锥齿轮,第二十七锥齿轮,第二十八传动杆,第二十八锥齿轮,第二十九锥齿轮,第二十九传动杆,第三十锥齿轮,第三十一锥齿轮,第三十传动杆和第三十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内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一锥齿轮正前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中右端与第二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左端与第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二锥齿轮左前端与第十八锥齿轮相啮合;第十八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十三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二十三传动杆外表面前端与第十九锥齿轮进行插接;第十九锥齿轮前下部与第二十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十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十四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二十四传动杆外表面下端与第三十二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十二锥齿轮右下端与第三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右前端与第二十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一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十五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二十五传动杆外表面前端与第二十二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二十二锥齿轮后下端与第二十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三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十六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二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下端与第二十四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二十四锥齿轮下左端与第四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内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中右端与第五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左端与第六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五锥齿轮左后端与第二十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五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十七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二十七传动杆外表面后端与第二十六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二十六锥齿轮前下端与第二十七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七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十八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二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下端与第二十八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二十八锥齿轮右下端与第二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相连接;第六锥齿轮左后端与第二十九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九锥齿轮内部与第二十九传动杆;第二十九传动杆外表面后端与第三十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十锥齿轮后下端与第三十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三十一锥齿轮内部与第三十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三十传动杆外表面下端与第三十三锥齿轮进行插接;第三十三锥齿轮左下端与第一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相啮合;第一锥齿轮左后端与边框分离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右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中右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左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左前端与边框分离机构相连接;第四锥齿轮左前端与边框分离机构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右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中右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左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一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上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上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三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上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四自动收放拧螺丝机构上端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外表面前端与外表面右端均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十四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十五传动杆外表面前端与后端均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十七传动杆外表面前端与后端均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十八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二十九传动杆外表面前端与后端均与顶支架相连接;第三十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顶支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祁英,未经曾祁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44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既有混凝土梁的预应力钢梁叠合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镂空衣物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