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钢型材切割除尘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6365.9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余世友;汪亮;李晓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6D7/00;B02C23/08;B08B3/02;B01D3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李小霞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钢 切割 除尘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塑钢型材切割除尘装置,包括切削液喷射系统、粉尘吸附回收系统以及切削液回收系统;所述切削液喷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喷射头,所述喷射头对称设置在切割锯片两侧;所述喷射头包括:直管部、锥形管部、锥形体以及转动件;所述锥形管部横截面积小的一端与直管部连接,横截面积大的一端设置有转动件和锥形体,所述转动件设置在锥形管部与锥形体之间,且转动件与锥形管部、锥形体转动连接,所述锥形体内设置有与锥形体同轴设置的直通管,所述直通管一端固定在直管部内,另一端穿过锥形体;所述转动件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所在直线与直通管所在直线异面,所述通孔以直通管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切削液经过通孔时使转动件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钢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塑钢型材切割除尘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塑钢型材是指在塑料与金属的复合型材,一般采用PVC与钢复合使用,大量使用在门窗制作上。
阿紫塑钢型材的加工成型过程中,涉及到塑钢型材的切割,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并且在高温的环境下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如HCl等,因此需要在切割过程中进行除尘,并且需要对收集到的粉尘进行回收;又因为粉尘包括塑料粒子和金属粒子,需要进行分开回收来实现可利用性,避免粉尘直排污染环境的同时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塑钢型材切割除尘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塑钢型材切割除尘装置,包括切削液喷射系统、粉尘吸附回收系统以及切削液回收系统,所述切削液回收系统回收的切削液经切削液喷射系统喷射出;所述切削液喷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喷射头,所述喷射头对称设置在切割锯片两侧;所述喷射头包括:直管部、锥形管部、锥形体以及转动件;所述锥形管部横截面积小的一端与直管部连接,锥形管部横截面积大的一端设置有转动件和锥形体,所述转动件设置在锥形管部与锥形体之间,且转动件与锥形管部、锥形体转动连接,所述锥形体内设置有与锥形体同轴设置的直通管,所述直通管一端固定在直管部内,另一端穿过锥形体;所述转动件设置有若干个通孔,通孔所在直线与直通管所在直线异面,所述通孔以直通管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切削液经过通孔时使转动件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直管部的横截面积为S1,所述直通管设置在直管部一端的横截面积为S2,所有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的总和为S3,所述直通管穿过锥形体一端的横截面积为S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直通管穿过锥形体一端的横截面积S4大于直通管设置在直管部一端的横截面积S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切削液回收系统包括初级过滤装置和精细过滤装置;所述粉尘吸附回收系统包括负压吸附装置、烘干装置、粉碎装置、高压电选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的精度为0.15mm,所述精细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为20-50μm。
塑钢型材切割除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负压吸附
通过负压机产生负压,将切割产生的粉尘吸走,通过烘干装置烘干,再进入S6;
S2初级过滤
切削液使用后通过初级过滤装置进行初级过滤,得到的滤液进入S3,滤渣进入S4;
S3精细过滤
对S2中得到的滤液通过精细过滤装置进行二次过滤,得到的滤渣通过烘干装置烘干后进入S5,得到的滤液直接循环至切削液喷射系统;
S4粉碎
对S2中产生的滤渣进行粉碎,得到的粉碎料进入S5;
S5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