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旋翼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6636.0 | 申请日: | 2020-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锐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2;B64C27/32;B64C11/00;B64D45/00;G05D1/1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61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旋翼 飞行器 | ||
1.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多个电动机(2)、机身(3)、起落架(31)、电源及驱控单元(4)、惯性测量单元(5)、通信收发单元(6)、无线遥控装置(60);其中,所述电源及驱控单元(4)又包括:电池单元(41)、驱动单元(42)、控制单元(43);
所述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为多层连续螺旋翼面结构;所述机身(3)上均匀分布连接多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和多个电动机(2),由多个电动机(2)分别驱动多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旋转产生升力和飞行动力;所述起落架(31)固定于机身(3)用于缓冲起降;所述惯性测量单元(5)和通信收发单元(6)固定于机身(3);所述通信收发单元(6)与无线遥控装置(60)通过无线通信匹配连接;
所述电动机(2)、驱动单元(42)、控制单元(43)、惯性测量单元(5)、通信收发单元(6)电连接电池单元(41);电池单元(41)在充蓄电后为整个飞行器的耗电单位供电、在电量不足时重新充电蓄能;所述驱动单元(42)又以不同输出通道电连接各个电动机(2)以输出功率驱动控制其运转;所述驱动单元(42)电连接于控制单元(43),控制单元(43)参与对驱动单元(42)的功率输出控制和运行控制;惯性测量单元(5)电连接于控制单元(43),惯性测量单元(5)测得飞行器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三维加速度、三轴角度、三维角速度、飞行方向、飞行高度数据并传至控制单元(43),控制单元(43)根据这些飞行运动数据对当前飞行器姿态的控制参数进行解算、优化、误差补偿,并调整和优化对驱动单元(42)的功率输出控制;所述通信收发单元(6)接收来自无线遥控装置(60)发出的操作动作指令和输入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单元(43);控制单元(43)通过通信收发单元(6)输出运行参数和控制参数给无线遥控装置(60),为用户提供数据参考辅助用户实现无线遥控飞行;
所述无线遥控装置(60)与通信收发单元(6)通过无线通信匹配连接,用户操作无线遥控装置(60)经通信收发单元(6)控制和调节电源及驱控单元(4)的运行参数、运行及输出功率,从而控制和调节多个电动机(2)和多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的转速,使飞行器实现加减速飞行、空中悬停、垂直起降;通过使多个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相互之间产生转速差,实现飞行翻滚、飞行转向、俯仰飞行、偏航飞行;并且在快速平飞过程中,多层连续翼面螺旋桨(1)利用其螺旋翼面结构来切割和适应迎风快速层流或横风层流,使高速气流从多层翼面的表面外缘平顺流过,避免产生激波,避免了采用一般叶式螺旋桨时迎风或横风层流直接对桨叶产生气流冲击和桨叶翼尖产生激波震颤,所带来的风阻较大、飞行不稳或悬停风吹偏航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锐,未经张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66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