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7191.8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兵;季权升;张高台;孟庆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刘兴鹏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设备,包括模具主体、至少一入料组件、至少一弹性件及顶推件。模具主体具有模穴及入料面。入料组件滑设于模具主体且朝向入料面,入料组件用于将材料从入料面注入模穴,以使材料在模穴内形成成品。弹性件配置于入料组件与入料面之间。顶推件滑设于模具主体,顶推件用于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将入料组件往入料面推动,且顶推件用于移动至第二位置而释放入料组件,以使入料组件借由弹性件的弹性力而分离于入料面。本发明的模具设备可避免成品于脱模时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制造设备,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模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电视、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等显示产品的薄型化及窄边框设计趋势,其背光模块的胶框相应地设计为具有较细或较薄的结构。在此情况下,胶框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当以射出成型制程来制作胶框时,模穴内的成品于脱模过程中易因脱模的作用力而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设备,可避免成品于脱模时变形。
本发明的模具设备包括模具主体、至少一入料组件、至少一弹性件及顶推件。模具主体具有模穴及入料面。入料组件滑设于模具主体且朝向入料面,入料组件用于将材料从入料面注入模穴,以使材料在模穴内形成成品。弹性件配置于入料组件与入料面之间。顶推件滑设于模具主体,顶推件用于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将入料组件往入料面推动,且顶推件用于移动至第二位置而释放入料组件,以使入料组件借由弹性件的弹性力而分离于入料面。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模具设备中,入料组件被设置为可相对于模具主体移动,且入料组件与模具主体之间增设了弹性件。借此,在脱模过程中,入料组件可借由弹性件的弹性力而从模具主体的入料面弹开,使得模穴内的成品随之与入料组件处离型,从而可避免成品因其与入料组件夹力导致成品受到脱模的作用力拉扯导致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模具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模具设备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模具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的顶推件相对于模具主体移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模具设备
110:模具主体
110a:入料面
110a1、140a:凹部
110b:模穴
112:上模
114:下模
120:入料组件
130:弹性件
140:顶推件
140a1:内壁
M:材料
T:凹沟
X、Y、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模具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模具设备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图2的模具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模具设备100包括模具主体110、多个入料组件120及顶推件140。模具主体110包括上模112及下模114且具有入料面110a,上模112与下模114可沿方向Z相对移动。当上模112与下模114如图1所示相闭合时,上模112及下模114之间定义模穴110b(标示于图2及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7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美蓝云杉的扦插快繁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镜头盖防丢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