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7897.4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兴勇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废气 处理 用吸油双网 | ||
1.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油网(1)和脱油网(3),且脱油网(3)位于吸油网(1)的下侧,所述吸油网(1)包括进液中空管网(101)和连接于节点处的乳化脱油球(102),所述脱油网(3)包括出液中空管网(301)和连接于节点处的集液球(302),且集液球(302)位于乳化脱油球(102)的正下方,所述进液中空管网(101)连接有乳化液料筒(13),所述出液中空管网(301)连接有收油筒(14),所述乳化脱油球(102)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储液海绵(9),所述乳化脱油球(102)下端活动镶嵌有一对自转基球(6),所述自转基球(6)下端连接有多翼吸油杆(2),所述多翼吸油杆(2)远离自转基球(6)一端固定连接有助垂吸油球(4),所述集液球(302)上端开设有与助垂吸油球(4)相匹配的扩面集液孔(303),所述自转基球(6)上端连接有延伸丝(16),所述延伸丝(16)上端固定连接有磁引压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脱油球(102)上端活动镶嵌有一对与自转基球(6)相对应的公转基球(7),所述公转基球(7)上端固定连接有勺状引气片(5),所述公转基球(7)和磁引压球(10)相互靠近一端连接有内嵌磁铁块(11),所述储液海绵(9)上端固定连接有隔磁支板(15),所述磁引压球(10)与隔磁支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力丝(12),所述公转基球(7)与隔磁支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助转弹力丝(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勺状引气片(5)远离乳化脱油球(102)一端呈弯曲状,且弯曲方向朝向对应的多翼吸油杆(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基球(7)、磁引压球(10)和隔磁支板(15)均采用隔磁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翼吸油杆(2)包括中空的吸油管(201),且吸油管(201)连接于自转基球(6)与助垂吸油球(4)之间,所述吸油管(201)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油翼片(202),且吸油翼片(202)向外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翼片(202)下表面与吸油管(201)之间连接有吸油膨胀助展球(203),所述吸油管(201)内镶嵌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分流纤维束(204),且分流纤维束(204)与吸油翼片(20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201)和吸油翼片(202)均采用多孔吸油材料制成,所述吸油膨胀助展球(203)采用遇油膨胀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垂吸油球(4)同样采用吸油材料制成,且吸油性优于多翼吸油杆(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翼吸油杆(2)的长度为一对乳化脱油球(102)之间距离的二分之一,所述乳化脱油球(102)和集液球(302)之间的距离与多翼吸油杆(2)的长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废气处理用吸油双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基球(6)内开设有与多翼吸油杆(2)连通的注液流道,所述延伸丝(16)下端延伸至注液流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兴勇,未经徐兴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78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钓鱼使用的折叠椅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汽车防撞主动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