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子式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8043.8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曾楚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楚涵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F16K1/12;F16K1/32;F16K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陈现新 |
地址: | 317609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子 气阀 | ||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浮子式排气阀,其解决了现有排气阀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排气阀包括阀壳,阀壳开设有内腔,阀壳的上端具有与该内腔相连通的排气孔,阀壳的下端具有与该内腔相连通的进水孔,内腔中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活动的浮子,浮子的上端具有能够密封排气孔的密封部,浮子与密封部为一体式结构。本申请中将密封部与浮子设计为一体式,可有效简化排气阀的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浮子式排气阀。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长距离输水工程日益增多,而由于地形、地貌等各类使用环境的影响。输水管道也会出现高低起伏,管道中会形成局部气体聚集的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会在管道最高点或者闭气的地方设计排气阀,用于排出管道中的气体。
此外,在一些机械设备,如水泵中,也会设计排气阀,水泵每次开机使用时需要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出。
因此,排气阀的使用,关系到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众多厂家也对排气阀进行了各类研究。如我国专利CN205064303U公开的一种水泵自动排气阀,该排气阀的壳体呈圆形,内腔中放置针阀浮子,下部用一圆形螺纹底盖、加密封圈拧紧成为一密封空腔,针阀上部相对排气孔、圆形螺纹底盖底部中心有一针阀导向孔,以保证针阀在腔内有水时,浮子上升,封闭排气口。
上述排气阀虽然能够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起到排气密封作用,但其阀芯采用针阀与浮子分体式设计,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浮子式排气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简化本排气阀的结构,从而降低排气阀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浮子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开设有内腔,所述阀壳的上端具有与该内腔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阀壳的下端具有与该内腔相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活动的浮子,所述浮子的上端具有能够密封所述排气孔的密封部,所述浮子的下端具有与所述进水孔活动配合的导向部,所述浮子与密封部、导向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进水孔的内径小于内腔的内径,且两者之间形成台阶面一;所述导向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浮子的外径,且两者之间形成能够与所述台阶面一相贴靠的台阶面二,所述浮子的外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台阶面二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一相连通的凹槽二,所述导向部的外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凹槽二相连通的凹槽三。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排气阀使用时,将其进水孔与其它外接设备,如管道相连通,流体通过进水孔进入内腔中,浮子可在流体的浮力作用下不断上升,空气也在浮子上升的同时,不断由排气孔中排出,外接设备中的气体可通过开设的凹槽一、凹槽二和凹槽三快速进入排气阀并最终排出;而随着流体不断进入内腔中,浮子上的密封部开始与排气孔的孔壁相贴靠,形成密封,且随着内腔中的流体不断增多,浮子密封部与排气孔孔壁之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密封性也逐渐增加;导向部能够对浮子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保证浮子上浮时,密封部可朝向排气孔的方向移动靠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将密封部、导向部与浮子设计为一体式,可有效简化排气阀的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浮子式排气阀中,所述密封部包括倾斜设置于浮子上端的密封面一,所述排气孔的下端倾斜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密封面一相贴合的密封面二。设计有倾斜的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当浮子在流体的浮力作用下上浮时,浮子上的密封面一可压紧密封面二形成密封,提高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浮子式排气阀中,所述浮子的密封面一与所述排气孔的密封面二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在浮子与排气孔之间设计有弹性密封件,当浮子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时,能够对弹性密封件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减小密封面一与密封面二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楚涵,未经曾楚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