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登记自动编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8527.2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10/00 | 分类号: | G16H10/00;G06F16/35;G06F16/31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任海波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登记 自动 编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公共卫生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登记自动编码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用性:本发明在于建立一套适用于肿瘤登记管理信息业务需求的肿瘤登记自动编码系统。本发明编码结果对象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ICD‑10、ICCC和ICD‑O‑3编码标准体系构建,同时符合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对肿瘤登记工作的要求标准,具有标准化和通用性。本发明可以用于个人电脑桌面程序开发,也可以用于大型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将大大提高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医院肿瘤病例数据计算机自动交换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卫生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登记自动编码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加之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流行和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的逐渐累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研究显示,我国居民全死因顺位中,恶性肿瘤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以肝癌、胃癌、食管癌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癌谱和以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为主的发达国家癌谱将在我国并存。我国癌症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劳动力人口损失和居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癌症成为威胁民众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肿瘤登记是系统性、经常性收集有关肿瘤及肿瘤病人信息的统计制度,是癌症防治工作的基础。肿瘤登记的目的是监测人群癌症负担以及发展趋势,为病因学研究提供原始资料,有效评价癌症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癌症防控策略提供依据。为此国家制定了《肿瘤登记管理办法》,以保障肿瘤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特别强调了肿瘤编码和质量控制。
肿瘤登记除了收集患者疾病信息之外,最重要的是收集肿瘤各项诊断信息包括解剖学部位、形态学、行为学、性别及分化程度等关键信息,同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编码,包括ICD-10编码、ICD-O-3编码以及ICCC编码。由于肿瘤原始分类信息繁杂(解剖学大类70种、解剖学细类331种、形态学553种、行为学4种、性别2种、分化程度9种),基于原始分类信息的编码成为海量组合,记忆困难,即便是具有长期病案编码经验的人员也需要借助编码工具书字典进行查询,迫切需要计算机自动编码技术解决此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开发了用于肿瘤登记的软件CanReg4和CanReg5,并实现了汉化,可以完成肿瘤个案数据的逐条录入和编码生成。
由于肿瘤登记自动编码技术一直不被我国所掌握,目前全国肿瘤登记的编码生成、编码校对和验证一直依赖该软件进行,但不能完成批处理或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基于医院病案系统的肿瘤登记大数据批量自动编码处理存在短板,医院病案人员、肿瘤登记信息录入和管理编码水平不一、编码标准也难以整齐划一,全国肿瘤登记的全人群覆盖工作也面临该技术瓶颈。
肿瘤登记自动编码技术作为肿瘤登记系统的基础,是肿瘤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是肿瘤管理信息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的基础性工作。国外对肿瘤登记自动编码的工作也十分重视,分别投入大量资金研究相关的编码与标准工作。但因国情不同,国外的工作成果无法直接在中国应用。国内虽然已有一些对疾病的编码标准,但因这些标准所面对的对象仅仅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ICD-10编码、ICD-O-3编码以及ICCC编码等结果类编码,国内用于生成这些结果编码的自动化过程编码技术尚未见报道,编码自动化的瓶颈一直制约相关信息系统的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肿瘤登记自动编码系统,建立一套适用于肿瘤登记管理信息业务需求的肿瘤登记自动编码系统,编码的制定具有标准化、系统性、适用性、稳定性、统一性,便于计算机生成等特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静电手环报警器及其静电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