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临床风险预测的标志物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8698.5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汪付兵;王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晟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局限性 前列腺癌 临床 风险 预测 标志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临床风险预测的标志物和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用于对血液类样本中细胞外囊泡的fcn1、il1b、lilrb3、mefv、ppt1、rassf2和serpina1基因对应的mRNA进行定量的引物和探针。本发明首次将基因表达谱组合应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危险级别分级。提供了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诊断分级的试剂盒和标志物组,从而较好地通过非侵入的方式实现前列腺癌的分级诊断,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临床风险预测的标志物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男性最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男性死亡的第五大肿瘤类型。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10万的新增病例,仅2019年约有45万人死于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最常用方法,但是若干项PSA筛查的随机临床试验中结果证实PSA的筛查导致了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格里森评分(GS)是评价前列腺癌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GS≤6时为低级别或低风险前列腺癌,仅需要密切随访而不需要采取任何治疗手段。GS≥7时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需要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实施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等治疗方案。但遗憾的是,临床上尚无有效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分子标志物,仍然依靠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作为目前诊断PCa最为公认、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子诊断标记物,在目前PCa的诊断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在明显提高肿瘤诊断率的同时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PSA是前列腺特异而非PCa特异,如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直肠指诊等因素都能导致PSA升高,在PSA的诊断灰区(4-10 ng/ml),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仅为3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PSA筛查的广泛应用,导致了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因此,使用血清PSA检查导致了临床上大量的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穿刺活检,也检出了大量无需临床干预的低风险前列腺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浪费了医疗资源。因此,临床上亟需寻找新型的分子标志物对PSA异常患者进行临床风险预测。
细胞外囊泡(EVs)是具有双脂质层的由细胞分泌,存在于细胞外的囊泡。细胞外囊泡内含有细胞来源的核酸、蛋白等分子信息,并能够轻易进入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由于双脂质层的结构存在,确保囊泡中的生物信息即使在循环系统中依然能够很好的保留。最近通过检测尿液细胞外囊泡中pca3和erg两个基因的表达量来预测血清总PSA在2-10ng/mL患者是否需要前列腺穿刺的方法学(EPI检测法)被美国FDA批准为创新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前列腺活检即可判断患者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的前列腺癌,但AUC在0.73左右,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达不到临床要求。此外,现有技术检测样本是尿液中mRNA和lncRNA,前列腺是否按摩,收集尿液和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盒,其含有如下引物和探针:
所述引物和探针对受试者血液类样本中细胞外囊泡的所述待检测mRNA进行定量以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风险评估、预后判断、治疗或者辅助治疗。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涉及用于检测如下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剂在制备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风险评估、预后判断、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fcn1、il1b、lilrb3、mefv、ppt1、rassf2和serpina1;
所述表达量通过用所述检测剂对受试者血液类样本中细胞外囊泡的所述基因对应的mRNA进行定量以表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晟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晟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8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